制圖/高岳 本報北京7月1日訊 記者周芬棉 據證監會今日通報,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共受理涉嫌證券期貨違法違規線索338起,啟動初步調查案件241起,新立案件138起。辦結立案案件101起,同比增長25%,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8起,同比增長27%,累計對253名涉案當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凍結涉案資金20.13億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說,今年上半年,新立內幕交易初查和立案案件共193起,占比達52%,為當前在辦的最主要案件類型。其中,新立操縱市場案件52起,比去年同期增長68%,是數量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IPO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33起,中介機構未按規定履職案件18起,增長明顯。新立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件42起,其中,基金經理涉案最多,占比高達85%。 張曉軍說,今年上半年違法違規案件暴露出案件涉及領域不斷拓寬的特點。內幕交易案件除主板市場易發多發外,新三板市場案件不斷上升,內幕信息涉及資產重組、非公開發行、控制權變更、高送轉等多種題材,涵蓋法定內幕信息全部類型。操縱市場案件在傳統主板市場持續攀升,在期貨市場、新三板市場、債券市場以及滬港通等領域不斷出現。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全面覆蓋主板和新三板市場的IPO、掛牌、定期報告、臨時報告、并購重組各環節。基金、保險、券商、資管、銀行均出現利用未公開信息違法案件,部分領域案件持續高發。 而且,違法主體類型不斷增多。內幕交易主體除涉及與上市公司治理直接相關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公司董監高外,公職人員、交易對手方及與其關系密切人員也多有涉案。操縱市場涉案主體除一般機構和個人外,還涉及券商、信托、私募基金、配資公司等特殊主體。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中,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收購方等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人,涉案案件占比上升很明顯。有部分違法主體,多次被立案查處,這在以往也比較少見。 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違法違規手段也隨之不斷升級。證監會稱,通過調查多起操縱市場案件發現,違法分子既有采用利用資金或持股優勢連續買賣、利用信息優勢聯合、“黑嘴”薦股等傳統手法,還有采用利用配資系統多點布局、多賬戶分倉、以信托賬戶掩護、程序化下單等新型手法,有些案件多種操縱手法交織。 違法交易金額不斷刷新也是一大特點。據介紹,上半年查處的內幕交易、老鼠倉、市場操縱等交易型案件的累計交易金額、非法獲利金額呈現不斷攀升態勢,部分案件創歷史新高,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蔡某“老鼠倉”案非法交易金額累計達57億元,蘇某內幕交易案非法獲利達1.5億元,均創該類案件歷史新高。 信息披露違法涉及主體廣泛。在信息披露違法中,不僅涉及發行人,還涉及保薦、審計、評估及法律服務機構全方位全鏈條機構及人員。尤其是審計評估機構多有涉案。今年5月,證監會首次針對審計評估機構部署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包括7起典型案件,涉及6家機構,覆蓋當前審計評估機構未按規定勤勉盡責的5類典型違法違規行為,對審計評估機構起到監管震懾效果。 |
相關閱讀:
- [ 07-01]證監會:上半年處罰88起案件 罰沒款25.54億元
- [ 07-01]證監會:近3年內存環保違法違規公司不得IPO
- [ 07-01]證監會:上半年新立操縱市場案件52起 增長68%
- [ 07-01]證監會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境內開展私募業務
- [ 07-01]證監會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境內開展私募業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