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的紅土,延安的小米,泛黃的革命歷史書籍,手抄的革命警句……位于江蘇無錫濱湖區產山社區榮軍醫院家屬院內的這間小閣樓,是87歲的新四軍老戰士吳成的家,也是吳成自費4萬多元首創的“家庭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從這里出發,吳成的革命傳統教育之路一走就是64年。 “是黨給了我一切” 1929年,吳成出生在江蘇南通海門。9歲那年,吳成變成了一個孤兒?!拔夜蛟诖策?,看著活活餓死的母親和祖母,想著兩年前相繼去世的父親、大哥、大嫂、侄女,悲痛欲絕?!?942年的春天,新四軍抵達海門,給窮人減租減息,窮苦的百姓終于不再挨餓。在13歲的吳成心里,新四軍就是百姓的依靠。加入新四軍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心愿。 15歲生日的那天,吳成連夜投奔新四軍。加入新四軍的第二年,他在黨旗下握拳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在1946年“蘇中七戰七捷”的邵伯保衛戰中,任命吳成為副排長的命令剛剛到達營部,他卻不幸被飛機炸傷右手五指,血流如注。后因傷口化膿,他的右臂被兩次截肢。 想到自己雖然殘疾在身,但仍可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將革命的火炬傳遞給下一代,吳成心里的火焰被重新點燃。 人至期頤亦不休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眳怯裾碌倪@首詩,是吳成的座右銘,也是他64年風雨無阻“講革命”的真實寫照。 20世紀60年代初,到外地作報告往往要徒步幾十里地,吳成總是起早摸黑,自備干糧。斷臂留下的神經瘤后遺癥必須靠止痛片止疼,遇到刮風下雨,更是疼得厲害,但吳成從未因此耽誤過一節課。 吳成講革命傳統有三大特點:一是不帶講稿,二是站著宣講,三是不取分文報酬。一年隆冬,吳成到江南大學作報告,考慮到他的年齡和身體,學校提出用汽車接送,但被他婉言謝絕。在寒風中步行了20多分鐘后,吳成準時來到會場,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信仰點亮萬千星 在吳成的革命傳統教育的對象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失足青少年?!?992年,我走進少管所,一下子驚住了: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孩子在這里!” 1996年1月,吳成結成了他的第一個幫教對子——即將大學畢業、因犯罪被判死緩的小楊。在他的鼓勵下,小楊立功減刑,服刑15年后出獄?!八褪俏业脑偕赣H!”如今的小楊,已是一家擁有70余名員工的洗滌公司老板。 無錫少管所的干警們說吳成是一顆種子,走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結下善果。多年來,他幫助了上千名失足青少年步入正途,還先后資助了延安等革命老區的5個貧困生。 吳成家的墻上寫著一首詩:戎馬生涯不為錢,黨的教導記心間。烈士遺愿怎能忘,言傳身教青少年。 吳成這樣說:“戰友們出生入死,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我講革命傳統,也是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作為戰爭幸存者,這就是我的使命!” |
相關閱讀:
- [ 06-01]老戰士立功受獎證書丟失 網友微博接力幫找回
- [ 10-14]莆田開展慰問光榮院老戰士志愿服務活動
- [ 10-10]莆田市工商局開展慰問光榮院老戰士志愿服務活動
- [ 09-08]我縣10位抗戰老戰士每人收到慰問金5000元
- [ 09-06]尤權為抗戰老戰士代表頒發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