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建黨95周年大會中的引經據典
2016-07-05 11:01:10? ?來源:學習經典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這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之語頻出,更是證明了習總書記對中國文化的重視。 跟著“學習經典”一起來回顧、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經典之語,一同以“文化自信”這“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來面對當下與未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譯文:對照明鏡是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歷史是為了知道今天的形勢。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撰《資治通鑒》。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中如是說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苯裉欤覀兓仡櫄v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學習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畚宕荨杜f唐書·魏徵傳》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勖鳎荨对鰪V賢文》 前車之覆軌,后車之明鑒——[唐]房玄齡等《晉書》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出處:[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譯文:沒有志向,就做不成事情。 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世稱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他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主張“知行合一”、“致良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中如是說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崩硐胄拍顒訐u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 引用回顧 這句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1月19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題為《發揮亞太引領作用應對世界經濟挑戰》的主旨演講中曾提到: 中國古代先賢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人不能沒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亞太合作要面向未來、引領未來,謀劃大手筆、塑造大格局。 學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有志者,事竟成?!勰铣莘稌稀逗鬂h書·耿弇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宋]蘇軾《晁錯論》 |
相關閱讀:
- [ 07-05]三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 [ 07-05]寧德宣傳部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七一"講話精神
- [ 07-05]福州市政府召開黨組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 [ 07-05]三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