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7月5日電(記者黃筱)“這個孩子來得太不容易了。”今年61歲的張女士(化名)和66歲的老伴一起,懷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5日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出院回家。 在這家省級婦產專科醫院,幾乎每天都有五六十個孩子出生,但超高齡產婦張女士兒子的出生,卻牽動著醫院多個學科專家的注意力:橫位、中央型前置胎盤,而且是超困難剖宮產。為了張女士順利生產,醫院組織了產科、麻醉科、ICU、內科、新生兒科的專家聯合會診,并安排了各種預案。 產科主任賀晶更是從這位媽媽一懷孕就一直親自全程監測,從生理、心理多層面重點關注,細心呵護。6月27日,張女士在孕36周時順利產下一名重2930克的健康男寶寶,孩子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十分健康。“這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建院以來年齡最大的產婦,也是我做剖宮產手術以來第一次遇到比我年齡還大的產婦。”賀晶說。 張女士和先生原本有一個女兒,但不幸的是女兒30歲的時候因為疾病猝死。傷心欲絕的張女士夫婦悲痛之余,四處求醫,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次懷孕生育,重享天倫之樂。在輔助生殖技術的幫助下,張女士于2015年11月借助試管嬰兒技術順利受孕。 “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個瘋子。”張女士說。盡管深知在妊娠期和分娩期有無盡的風險,但她始終執著,開始了“艱險孕媽”之路。 為了回避周圍的異樣眼光,每次產檢,除專業的醫療支持,賀晶都保證“一對一”的就診環境,并給予心理輔導及健康管理,醫務科專門組織和他們夫妻的正式醫療溝通:2016年2月,排除了染色體方面的高風險;孕28周的時候,因為張女士下體出血,不得不住院保胎,醫護人員都做好了孩子這個孕周出生的準備,幸運的是出血止住了,胎兒穩定了;孕33周時,張女士又一次因為出血再次住院。 賀晶介紹,因為年齡的關系,張女士的心、肺、腎等各項功能都未處于有利條件,尤其是心臟功能,心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室舒張功能降低,而隨著懷孕,心肺負擔愈發加重。而妊娠期高血壓綜合癥也如影隨形,時刻監測她的各項指標,成為醫生團隊成員的頭等大事。 生產前夕,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醫院一一做好處理預案,還制定了搶救方案。比如,針對橫位,如何避免新生兒損傷;針對中央型前置胎盤、高齡子宮收縮乏力,術中術后容易發生大出血,在準備好自體輸血的同時,也聯系血液中心準備急救用血…… 6月27日,孕36周的張女士順利產子。術中、術后出現的各種險情,都在預案之內,這個“奶奶級媽媽”也順利闖過了麻醉、血壓不穩定、出血、高凝等道道關口,漸漸康復。 賀晶說:“張女士能夠足月順利生下孩子,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但她也坦言,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尤其是超過40歲的女性,妊娠期易發生各種病理改變,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死胎和新生兒死亡率高,胎兒畸形率也較高。而且高齡產婦易出現分娩時胎位不正、前置胎盤、產后出血、血栓栓塞等風險。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徐鍵也慎重提醒,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增多,分娩風險極大。此外,高齡產婦更應注意產前診斷,檢查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疾病等畸形,孕前必須去專業技術強大的婦產科醫院咨詢是否能夠妊娠,如果不適合妊娠,就應該尊重科學選擇放棄;一旦允許妊娠,就要做好精準的個體化妊娠期和分娩期管理。 |
相關閱讀:
- [ 05-26]寧德第三代“失獨”父母將納入特助范圍
- [ 05-17]證書只是對失獨之痛的一絲安慰
- [ 05-17]兒子救人溺亡 失獨父親奔走16年討見義勇為稱號
- [ 04-25]失獨媽媽:常去墓前與兒聊天 近四成有自殺傾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