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道臺媒稱,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講述了文佳佳懷孕后到美國待產,遇到月子公司的司機兼護工Frank的愛情故事,大陸孕婦赴國外生子一度成為熱門話題。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5日報道,現實并沒有這么美好。據美國媒體報道,由于西雅圖、洛杉磯等國際機場對赴美生子的孕婦進行嚴查,赴美生子的孕婦們為順利入境逐漸轉移入關地點。一部分中國大陸孕婦選擇從韓國轉機,由拉斯維加斯入境美國。 大陸媒體報道,美國和加拿大一直都是赴外產子媽媽們的主要選擇,不過,與美國最近的嚴查相比,這些孕婦赴加拿大產子的過程也并不容易。 報道稱,來自東北的張女士,兩胎均是在溫哥華所生。2014年,懷孕不久的她順利辦下了去溫哥華的簽證,便開始踏上了在溫哥華生子的旅程。“我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是覺得想要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就去了。” “有條件就去,還是為了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這是很多大陸媽媽的心聲。大部分準媽媽在出國生完孩子后,還是會選擇將孩子帶回國內撫養成人,只有少數人會在孩子到適齡時直接將其送至國外讀書。 根據加拿大國籍法,出生在加拿大的任何人可自動獲得加拿大國籍。18歲以后,孩子有權自己決定是否放棄加拿大國籍。正是基于這一點,一些準媽媽甘愿冒著被遣返的風險,前仆后繼地前往加拿大生子。 報道稱,事實上,赴加拿大生子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光鮮。有些準媽媽沒有選擇中介機構,而是全靠自己聯系住處和醫院,除了要適應飲食、生活環境上的變化,往往還要忍受并不盡如人意的醫院環境。 報道指出,辦理簽證是出國產子的第一步。某中介機構人員說,如果客戶此前沒有出境記錄,為了降低風險,通常會建議客戶先辦理美國的簽證,辦下來之后再去辦加拿大簽證,這樣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據中介機構介紹,一般情況下,赴加生子收取的費用在20萬元左右,另外,加上1萬元左右的單程機票,醫院生產的費用一次5萬到10萬之間,若中途變更生產方式,則需要繳納兩次費用。如此算下來,一般赴加拿大生子的費用約30萬至50萬人民幣不等。 此前,有一起在華人論壇上引發熱議的事件:一名中國孕婦,早產兩個半月生下一對“雙非嬰兒”雙胞胎,寶寶們不僅需要住保溫箱,還需要深入治療。位于溫哥華的這家醫院計算出,這名中國孕婦總共需要支付150萬人民幣。 報道稱,即使能獲得加拿大國籍,也并不意味著這些嬰兒接下來就享有“牛奶金”、免費教育以及免費醫療等福利,但此項補助只針對當地常住并繳稅的公民,在加拿大“雙非嬰兒”并不在此列。 盡管大部分情況下,在加拿大出生的“雙非嬰兒”都能夠獲得加拿大國籍,但回到中國大陸以后仍有可能在身份上面臨一些尷尬境地。 報道稱,“雙非嬰兒”一詞最早出自港媒,專指父母均非香港居民、本人卻在香港出生并因此擁有香港合法身份的嬰兒。而在加拿大,“雙非嬰兒”則是指父母均無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卻在加拿大出生并擁有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嬰兒。 |
相關閱讀:
- [ 07-06]孕婦被趕下車產子劇情反轉 司機報警求助未離開
- [ 07-04]廣東一孕婦結識8天閃婚 生子上戶籍后馬上離婚
- [ 07-02]孕婦列車上出現臨產征兆 好在他們幫忙
- [ 06-30]美媒:洛杉磯嚴查赴美生子 中國孕婦扎堆改道賭城
- [ 06-29]20多位中國孕婦赴美生產 賭城順利入關未遭刁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