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在英國演講:中國在南海的目標首先是維護主權權益
2016-07-07 19:52: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社倫敦7月7日電 (記者 周兆軍)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6日應邀在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以《失序與秩序再構建》為題發表演講。在談到南海問題時,她表示,中國在南海的目標首先是維護主權權益。中國人民和政府始終對涉及領土主權完整的問題高度敏感,絕不會允許再丟失哪怕是寸土。 傅瑩說,南海有重要國際航道,中國是最主要使用者,需要確保航行的暢通和自由。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共同利益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沒有旨在謀求地區霸權的動機和設計。中美都需要南海和平和保持航行自由,應該也需要逐步走向合作。中美不應進入地緣戰略競爭,因為一旦開啟難免陷入長期爭斗,焉知其盡頭不是“修昔底德陷阱”。 她表示,美國更多試圖從地緣戰略競爭的角度看待和處置與中國在南海的分歧,這與美國的戰略文化和歷史有關系。美國的霸權基于對海上要沖的控制,對其他國家的海上行為天生敏感,所以對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如此緊張。而對中國而言,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圍繞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海域的爭議。中國民眾堅信,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 傅瑩介紹了一些東南亞國家侵占南沙島礁引發爭議的歷史經緯,她說,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和這些國家終于達成共識,主張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問題,解決之前可以擱置爭議,同時積極推動合作,促進了地區穩定和繁榮。但近年一些聲索國的行為和美國的干預正在令形勢發生變化。尤其美國不斷派軍艦軍機靠近中國島礁,構成嚴重安全威脅,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相信美國正在支持一些國家損害中國利益。誤判往往招致后果,要走出因南海問題形成的安全困境,中美應澄清彼此意圖,避免誤判。 關于中國對秩序的認識,傅瑩說,中國自認為是“國際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國所說的“秩序”指的是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組成的“國際秩序”,包括國際法原則,它或許與“美國治下的秩序”有重疊,但不完全重合。中國對這個由聯合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有很強的歸屬感,當年參與其創立,現在是受益者、貢獻者,也是改革者。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來講,中國的意圖“并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中國正在為改革、完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在經濟上提出了亞投行、“一帶一路”等倡議,安全上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與可持續安全等理念。 傅瑩指出,考慮未來秩序需要超越現有概念,也許可以提出“全球秩序”這樣一個更加宏觀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容納全球治理、大國協調、多邊合作、南北對話等等,把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各種支柱和環節都包容進來,關注到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利益,提供一個大家都能舒適地居于其中的“秩序屋頂”。 演講后,傅瑩回答了聽眾關于中英關系、南海、朝核、世界經濟秩序等方面的提問。(完) |
相關閱讀:
- [ 03-05]傅瑩:今年軍費預算增幅7%-8%
- [ 03-04]發言人傅瑩:從普通人角度講述中國所思所想
- [ 03-04]人大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網言網語”趣答記者提問
- [ 03-04]軍費、打虎、霧霾——三道“必答題”四考傅瑩
- [ 03-04]人大會議首場發布會舉行 傅瑩回應熱點話題
- [ 03-04]傅瑩: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人大要保持監督的力度和節奏
- [ 03-04]傅瑩:應該讓電影產業的服務和管理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