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11日電 題:在洪峰浪尖上經受考驗——安徽抗擊歷史罕見洪災掃描 新華社記者 暴雨!特大暴雨!31條河流超警戒水位;河道堤防累計出現險情1100處;潰破千畝以上圩口106個;43萬多人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緊急轉移安置群眾超過100萬人…… 洪災當前,汛情就是命令!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洪水抗爭的防汛抗洪大戰中,安徽省受災各地迅速行動,各級黨員干部、武警官兵和人民群眾并肩作戰,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力爭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小,譜寫著江淮大地戰天斗地的壯歌。 危急關頭,他們是生命“方舟” 背部緊貼著湍急的洪流,如注暴雨劈頭蓋臉砸得無法睜眼,潘東旭仰面朝上,手腳攀在一根鋼索上,滑過一條六七米橋梁垮塌的河流,抵達被洪水圍困的長源村,成為第一批趕到的救援干部。 “渾身濕透,頭發一捋捋貼在額前,一臉狼狽。”金寨縣吳家店鎮長源村村民汪財金回憶起縣委書記潘東旭在他家歇腳時的樣子,記憶猶新。這個曾經對干部有點偏見的村民說,“沒想到一個縣委書記真的能夠為救村民拼上身家性命。”潘東旭“狼狽”的形象也引來社會輿論的一致點贊,兩天內他滑索救援的視頻點擊突破40萬次。 長江、淮河貫穿而過的安徽正在遭遇著僅次于1954年洪水的侵襲。沿江湖泊全部超警戒,內河普遍水滿為患、險情頻發。截至7月7日,全省潰破千畝以上圩口106個,涉及面積超過36萬畝,其中萬畝以上圩口7個。 “水漲堤漲、人在堤在”,望江縣漳湖圩上矗立著醒目的大紅標語,在最危急的“五九圩”堤段,武警水電二支隊和武警安慶支隊300多名官兵在這里日夜鏖戰,他們每天休息只有三四個小時,腳上紅腫潰爛,肩頭被沙袋磨破,但依然守在大堤上、站在洪水里。由于極度疲乏,有的戰士搶險后,穿著滿是泥漿的衣服,躺在堤上就睡著了。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自災情發生以來,安徽省軍區、省武警總隊相繼出動官兵超過3萬人次堵管涌、護大堤,在洪水和群眾之間,筑起一座鋼鐵長城! “面對滔滔洪水,子弟兵給我們壯了膽,黨員干部給我們當靠山。”在安徽搶險抗洪一線,這樣的話成了群眾的共同心聲。 科學抗洪,生命至上 安徽先后有31條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13條超歷史最高水位,河道堤防累計出險超過千余處……哪怕濁浪滔天,險象環生,天地間莫貴于人。 “寧聽群眾罵,不聽群眾哭。”面對降雨量、內河水位“雙超歷史”的罕見洪災,無為縣縣委書記奚南山要求全縣黨員干部在轉移受災群眾中必須做到不漏一戶、確保生命安全。 奚南山說,長江流域十多年未發生大的洪水,很多群眾對災情估計不足,在轉移安置中不愿走不想走的情況很多,我們最后要求必須強制帶離,背也要把危險地帶的群眾背出來。 為了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安徽省堅持尊重自然、堵疏結合的理念,有保有守,堅決果斷轉移低標準圩口、水庫泄洪影響區等高危險區內人員。堅持“蓄泄兼籌”的方針,提前調度重點泵站抽排內水、重要水庫錯峰納洪,及時調度蓄洪區開閘蓄洪,疏導洪水。 各種高科技抗洪“神器”,也被迅速應用到抗洪救災。在望江縣,一款國產移動折疊堵水墻成為堤壩加固的獨特風景。這款堵水墻壁搭建效率比傳統堆砌沙包快數倍,且不怕沖刷,成為在國內救災中首次亮相的抗洪“神器”。 一級響應、跑牌巡堤、軍地協同調度……在罕見洪災面前,社會各界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懷孕5個月仍在堤壩上每天堅持值班12小時的社區干部潘虹說:“暴雨來得急,我們心里更急。” 眼看著洪水逼近,她所在的肥西三河鎮中街社區的全體干部分成兩班,24小時不間斷輪流到壩上值班,社區還有50多名自發組織的志愿者主動請纓,和基層干部、部隊官兵共同守護堤壩。 在災民安置點、在抗洪大堤,活躍著一支支志愿者的身影。安慶市太湖縣多條河流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該縣游泳協會組成34人救援隊,連日來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湍急的洪水中搶險,成為防汛排險的重要力量。各類志愿者在抗洪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有的在安置點照顧老人,有的為災民捐款捐物,有的成立救災小組幫助村民轉移財產,有的在險情不斷的堤壩上日夜巡查…… 大考還在繼續:枕戈待旦嚴陣以待 7月11日,最新氣象預報顯示,臺風“尼伯特”對安徽影響趨于結束,安徽長江流域迎來了短暫的晴朗少雨天氣。但長江水位仍趨上漲;支流河湖水位居高不下;轉移安置人口突破百萬……安徽沿江流域的“警報”仍未解除。 毫不懈怠、嚴陣以待、全力以赴。安徽派出紀檢力量深入抗洪一線督查督戰。全省超過40萬人繼續奮戰,全力做好河堤守護、災民安置、衛生防疫、災后重建等各項工作。 全省700個集中安置點上,數千名政府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日夜操勞,嚴格按照安徽省提出的“五有”要求,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有醫護保障”。 在洪水重點地區安慶市懷寧縣黃龍鎮一處安置點黃龍初級中學,記者看到轉移過來的680多位群眾中,有的在樹底下乘涼,有的在房間里午休,有的小孩正在玩耍……大災下這里平靜而溫暖。村民姚加來說:“政府為我們考慮得很周到。” 據悉,未來安徽長江流域還將遭遇強降雨,面對可能出現的流域性大洪水和次生災害,安徽省提出努力做好防汛應急準備,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設施安全。 洪水還未退去,大考仍將繼續……(記者王正忠、王圣志、楊玉華、姜剛、楊丁淼、陳諾、鮑曉菁) |
相關閱讀:
- [ 07-10]“尼伯特”帶來充足雨水 汀溪水庫泄洪迎接洪峰
- [ 07-10]軍民齊心抗擊長江首輪洪峰 暴雨顯影我國防洪體系六大病灶
- [ 07-10]抗擊長江首輪洪峰
- [ 07-08]洞庭湖今年第一次洪峰安全過境 水位逐漸轉退
- [ 07-08]長江上游將迎新一輪洪峰 水位將陡漲近4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