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制造何種“南海秩序”
2016-07-12 10:31:4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與東盟國家長期致力于建立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良好秩序,其成果首先體現于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此基礎上,中國與東盟國家于2011年達成《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并一直在為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而共同努力,就此進行了多輪磋商。2014年,中國與東盟國家明確以“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此外,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南海各沿岸國還達成了一系列關于南海問題的雙邊協議或安排。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普遍性國際公約的基礎上,上述地區及雙邊機制構筑了較為穩定的南海地區秩序。 然而,自2010年美國高調宣示“重返亞太”以來,西太平洋地區成為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舞臺,而中國與鄰國的海洋爭端成為其主要抓手。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方面大力推動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主要針對南海及東南亞地區。美國介入南海,旨在遏制中國,主宰亞太,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國想要的南海秩序,是以美國為主導、基于美國利益的秩序。不久前,美國防長卡特在美國海軍學院和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兩次演講中稱,南海問題的走向是亞太兩種勢力之間的選擇:一是以美國及其盟友、伙伴為代表,“遵循法治原則”的“規則未來”;“南海仲裁案為中國和區域重新致力于構建一個有原則的未來”。二是中國“挑戰國際法、常常搞單邊行動”的“黑暗未來”。南海的形勢及走勢真的像卡特所說的那樣嗎?南海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秩序? 美國要在南海地區建立一個所謂“基于規則”的秩序,而“規則”實際上主要是期待由美國幕后操縱的、將于7月12日宣判的南海仲裁裁決來確立。由美國設計、以維護美國利益為最終目的的南海秩序,與本地區的利益南轅北轍。 2015年7月2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舉行的“美國在南海的安全角色”聽證會達成共識,美國在南海的主要利益是“反對使用武力和維護航行自由”。這與美國自2010年高調宣示重返亞太時提出的美國在南海的“國家利益”,即航行自由、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一脈相承。而這兩條則完全是為中國量身定做。 美國界定的“和平解決爭端”或“反對使用武力”,是借國際法之名,反對中國使用武力收復被外國侵占的、屬于中國領土的南沙島礁。美國關于南海、東海政策的口頭禪“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也是給中國的海洋維權戴上“緊箍咒”。所謂維護航行自由,就是借國際法上的航行自由原則之名,維護美軍自由出入其他沿海國,特別是中國的管轄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和威懾的“特權”,實際上是橫行霸道的自由。 作為域外國家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非締約國,美國企圖把南海視為“全球公域”的一部分,在南海建立“充滿包容性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地區秩序”,并把這個美國制造的冒牌產品強行推銷給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外交部海事中心前秘書長阿爾韋托·埃恩科米恩達根據其長期在菲律賓外交部從事海洋工作的經驗說,菲律賓加劇南海局勢緊張的行為是美國指使的。“菲律賓沒有獨立的外交政策,總是受美國指使。阿基諾三世提什么東西總要講到‘基于法制’和‘法律框架’,這些‘法’其實就是美國決定的。”美國設計的南海秩序的著眼點是盡量擠壓、遏制中國的空間和權益,盡量擴大美國的空間和權利。因此,美國千方百計要把南海仲裁案利用到極致。 |
相關閱讀:
- [ 07-12]南海仲裁鬧劇今日出結果 外媒猜測中國反應
- [ 07-12]鬧劇該收場了,南海仲裁終將淪為“一張廢紙”
- [ 07-12]南海仲裁:心懷鬼胎的拙劣表演者
- [ 07-12]外交部:越來越多國家公開表態支持中方南海立場,充分證明公道自在人心
- [ 07-12]美國國務院前法律顧問:南海仲裁有百害而無一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