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7月13日電 (記者胡遠航)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來到云南迪慶,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 71歲的藏族老人斯南多吉如往常一樣在梅里雪山巡山,走到一片老柏樹林前,他特意拍了拍一棵三人合抱粗的樹干。 “如果濫伐的步伐沒能在上個世紀90年代止住,這些老伙計可能就不在嘍。”斯南多吉說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包括迪慶州在內的滇西地區開始大規模商業采伐。在高峰年份,不少縣財政收入70%以上來自林業。加之原始的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讓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開始急劇惡化。 “那時,我穿梭在三江流域,捕殺過不下1000頭野生動物,見過數不清的大樹被砍伐。一到采伐季,金沙江上都是漂浮著的木材。大片大片的山‘禿’了。”說起曾經的“輝煌”,斯南多吉眉頭緊鎖。那時他還是當地有名的獵人,但如今成了一名巡山護林員。 “我們這輩人吃夠了生態破壞的虧。”1998年后,為修復長江上游生態系統,構筑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金沙江流域內涉及的縣(市)先后實施了長江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工程。斯南多吉也從獵人變成護林員,和他一起完成角色轉換的還有很多獵人和伐木工人。 “今年巡山中我們拍到很多罕見的野生動植物,獐子和熊也越來越多。”斯南多吉守護的梅里雪山的變化,是整個長江上游流域乃至云南的一個縮影。截至2015年年底,云南的林地面積已增至3.75億畝,森林面積達1992.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6年的40.66%提高至2015年的55.7%。八成多的重要物種和九成的典型生態得到有效保護。 為真正守住生態優勢,云南省還根據金沙江沿岸各縣市區的資源優勢和種植特點,建起長江上游“綠色銀行”,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莊園。 麗江玉龍縣的雪桃、楚雄大姚縣的核桃、永仁縣的芒果……如今,金沙江沿岸的經濟林果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當地林農大為受益。來自云南省林業廳的數據,2015年,云南林業社會總產值增加到2800億元人民幣,林業發展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并重、生態改善與林農獲益雙贏的重大轉變。 更為可喜的是人的改變。重訪金沙江流域附近的村民時,不難發現,很多人對生態保護有了深刻的體會。 “過去是越窮越砍,越砍越窮。我們現在明白了,守得住青山綠水,才守得住金山銀山。”德欽縣霞若鄉各么茸村的森林防護員白邊以前也是伐木工人,如今他不僅加入護林的隊伍,還在鄉里推廣核桃嫁接技術。(完) |
相關閱讀:
- [ 05-14]屏南縣人大常委會:構筑生態屏障 助力綠色崛起
- [ 09-29]省海洋與漁業廳:加強平潭海島綜合整治修復,建立海島生態屏障
- [ 04-29]京津冀區域造林增綠打造綠色生態屏障
- [ 01-13]烏蘭察布:從塞北邊城到生態屏障
- [ 11-03]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平潭海島綜合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建立海島生態屏障
- [ 10-13]南平市委書記裴金佳:守護好福建的生態屏障
- [ 12-09]力挺內蒙打造北方生態屏障 興業銀行定制綠色金融方案
- [ 12-09]四川計劃2020年全面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