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非國際問題評論員:南海仲裁沒法律基礎,西方不應作戰略誤判 中新社約翰內斯堡7月14日電 7月14日,南非資深國際問題評論員、南非最大平面媒體獨立傳媒集團外事主編香農·易卜拉欣在《星報》《比勒陀利亞新聞報》《開普時報》《水星報》等主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支持中方提出的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爭議的主張,質疑仲裁庭對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警告西方不要低估中國維護南海主權和權益的決心。 文章認為,西方將裁決視為中國在邁向世界強國道路上的重要十字路口。這種想法的錯誤在于,一方面,中國的崛起不再是進行時,而是已經崛起了。中國在許多方面把西方遠遠甩在了后面。今天的上海讓紐約看起來更像舊世界。另一方面,西方堅持認為就南海仲裁案設立仲裁庭符合國際法程序。然而,人們讀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會知道,該仲裁沒有任何法律基礎。 文章指出,《公約》在領土問題上沒有管轄權,允許包括中國在內的締約國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仲裁庭所謂裁決不僅超出了《公約》調整范圍,而且無視中國與菲律賓選擇直接談判解決南海爭議。中國表示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法律約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裁決。 文章認為,南海仲裁案最初由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提出。菲新任總統杜特爾特已發出信號,表示將比前任更加重視與中國協調。杜特爾特還說,如果判決對菲有利,將做好準備同中國開啟談判。上述表態讓中國一直以來呼吁的談判成為可能。當然,中國不可能接受將仲裁結果作為解決爭議的基礎。裁決公布后,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方注意到菲律賓新政府愿同中國就南海問題恢復對話磋商的表態。如果此次仲裁是由菲律賓前任政府在某些西方國家的唆使下所炮制的一出政治挑釁,那么菲律賓新一屆政府可能重新評估國家戰略利益,進而選擇不同的道路。菲律賓四分之一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減貧問題刻不容緩,中國有能力對菲律賓提供支持。 文章指出,無論菲律賓未來是否同中國展開談判,西方都不應作出戰略誤判,幻想中國會放棄捍衛其南海諸島主權及在南海自由航行的權利。上周,前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在華盛頓演講時表示,仲裁結果不過是一張“廢紙”,中國不會停止在南海的行動,即使面對航母戰斗群也不會退縮。同時,中國副外長劉振民也發出警告,認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不應以意識形態劃線,不能將本地區變成海空力量的展示場,不可逼迫地區國家選邊站隊。 文章認為,西方媒體經常不加考證就對新聞事件蜂擁而上,這次南海仲裁案無疑是西方媒體站在歷史對立面的又一例證?!度A盛頓郵報》頻頻在新聞頭條暗示中國意在將南海變為“內湖”,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文章最后指出,美國至今仍未簽署《公約》,也使得其關于《公約》的任何表態都毫無可信度。美國推動菲律賓單方面向海牙提起仲裁本身就違反了《公約》,更加凸顯了美國的雙重標準。目前的情況是,仲裁庭沒有執行裁決的機制,中國將對仲裁結果不予理會,這也是中國所一貫堅持的立場。(完) |
相關閱讀:
- [ 07-14]起底南海仲裁庭的“從頭到尾”
- [ 07-14]南海仲裁改變不了任何歷史、任何事實、任何現狀
- [ 07-14]加媒:菲律賓上演南海鬧劇 強行仲裁加劇緊張局勢
- [ 07-14]美學者:中國有足夠理由對南?!爸俨媒Y果”表示憤怒
- [ 07-14]英媒發表中國學者文章:南海仲裁毫無權威和效力可言
- [ 07-14]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敦促以外交談判解決南海爭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