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發展:推進藏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根本出路 鄭 堆 參與現代化進程是藏族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化是一個發展階段層面的概念,當前中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始邁向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階段,藏族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可能脫離整個進程之外。 首先,參與現代化轉型進程具有歷史必然性。歷史證明,只有那些與時俱進自我調整的文化才能延續下來。立足發展階段的文化自我調整,在歷史視野下也是一種現代化進程。藏族傳統文化是以西藏等地藏族文化為核心、以宗教文化為特色的文化體,萌芽于古老的農奴制社會。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藏區社會改革,藏族傳統文化依存的社會階段發生根本變化,也必然對其附帶的傳統文化提出現代化調試的要求。 其次,參與現代化轉型進程具有客觀必然性。現代社會以來,生產力水平飛速發展,尤其交通、通訊、醫療等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大幅提高,使傳統藏族文化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根本改變,甚至藏族傳統文化賴以形成的基礎也在發生根本改變。同時,越來越多的藏族年輕人隨著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接受現代世俗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樣,藏族傳統文化中的部分理念,只有積極吐故納新自我調適,才能承擔文化對現實生活的服務作用,否則將面臨被歷史淘汰的境地。 再次,參與現代化轉型進程具有內在必然性。藏族文化歷來是善于吸收先進文化的,但對外來文化并非全盤吸收,一般表現為“受到影響——產生沖突——交流融合”的模式。當前推動藏族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轉型,也是以自身文化基因為內在根據的。 推進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其一,對于落實中央治邊治藏方略具有重要實踐意義。藏區位于有歐亞經濟大動脈之稱的絲綢之路的中段,自古對河西走廊、中亞、南亞保持著重要的影響,歷來都是我國治邊的首要地區。協調推進藏區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直接關系中央政府治藏工作的實際效果,也是考量中央政府治藏工作的重要指標。 其二,對于國家深化民族文化工作具有重要探索意義。藏族文明發源于雪域高原,獨特的環境造就了其獨特內涵。相對其他融合度較深的民族,藏族傳統文化呈現出更突出的系統獨立性、要素完整性和文化典型性。這就使藏族傳統文化在我國的民族文化體系中,具備了極高的文化標本價值。因此,深入開展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工作,對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升級發展具有寶貴的借鑒意義。 其三,對于藏族傳統文化傳承繁榮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通過現代化轉型的辦法,揚棄藏族傳統文化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光大其中優秀的內容,是確保藏族文化根脈得以延續的關鍵。因此,探索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工作,既是具有關乎族群存續發展的關鍵意義的工作,也是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 藏族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已經具備必要條件。現在藏區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工作正處于最好的階段、最好的軌道和最好的起點。 首先是在“轉”“不轉”的問題上達成高度共識。當前,從中央政府到社會各界,都認識到必須加快推動藏族傳統文化轉型,來適應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歷史趨勢。在轉不轉的問題上,我們認識到,“轉”走的是一條延續的繁榮之路;“不轉”走的是一條封閉淘汰之路。所以我們的答案仍舊旗幟鮮明,堅定不移,那就是必須要“轉”。 其次是在做什么的內容上取得豐碩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圍繞推進藏族傳統文化的轉型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比如,整理拯救和保護了一大批文化遺產,推出了包括《藏文大藏經》等一系列傳世文獻,已經形成了全國性的藏學研究系統等。這些成果為藏族文化現代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再次是在怎么做的問題上取得寶貴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藏區文化轉型工作長足進步。在藏語文的學習、使用和發展;文物、典籍保護利用及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都取得發展。尤其是以改變教育方式、改變寺廟管理方式、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為突破口,為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討論成績的同時,我們還需看到部分領域、部分環節中存在不協調的地方。在此,我建議,堅持三個“動”字做好相關工作。 一是推動。指對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政府要大力推動。藏族傳統文化轉型,核心任務是調整藏族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目的是把傳統中的積極成分激發出來,把落后的剔除出去。這個過程,會涉及到不少敏感問題,一些情況還會引起爭議和陣痛。對待這種情況,政府充分發揮掌舵者作用,不能缺席。可以說,政府的強力推動,是藏族傳統文化協調轉型的重要保障。 二是主動。指藏族人民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要主動參與。就是把自身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主動與現代社會經濟社會體系對接,主動精準把自身文化與現代社會體系結構對接,實現傳統文化要素與新生產力方式結合。 三是互動。是指在參與民族文化現代化轉型和接觸的過程中,相關族群之間、相關階層之間要積極互動,共同協調推進這項事業。具有一個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外部環境,是藏族傳統文化協調轉型的必要條件。 長期以來,藏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建設的關系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關注。這是藏族文化的福祉,也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福祉。 (作者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07-14]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抵達西藏昌都
- [ 07-14]福建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抵達西藏昌都|6月福建CPI同比上漲1.2%
- [ 07-14]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抵達西藏昌都
- [ 07-11]劉奇葆: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上來
- [ 07-08]劉奇葆在西藏調研時強調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 [ 07-08]劉奇葆:建設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幸福的新西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