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 尹力)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7月17日是農歷“入伏”第一天,也標志著一年里最炎熱的時期到來。當日,老天爺應景“變臉”,京城氣溫一路走高回到“30℃ ”。而今年將迎來40天的“加長版”三伏天,直至8月26日才會出伏。 進入7月以來,京城頻現高溫日、陰雨天,氣溫高、濕度大讓民眾飽嘗“桑拿”之苦。在剛過去的一周內,北京更是降雨頻頻,讓人感受了幾日久違的清涼。今日剛一入伏,老天爺立即“變臉”,晴天重現,氣溫上升幅度較大,天氣由前一天的清涼轉為悶熱。而作為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伏天的到來會讓這種情況愈發嚴重。 三伏天來了,京城也會越來越熱么?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未來一周京城氣溫可謂“跌宕起伏”,最高氣溫先升后降,18日的最高氣溫將回升至33℃左右。其后受雷雨天氣影響,氣溫也將一路下跌,而21日開始,隨著天氣轉晴,氣溫將再度回升,最高在30℃至33℃左右。 “頭伏餃子”是老北京的傳統食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食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入伏首日趕上周末,京城的老字號西四惠豐餃子樓一早就開門,提前和面、拌餡等待顧客上門,預計銷售各類水餃4000多份,而其中外賣超過了三成。 初伏、中伏、末伏,統稱為“三伏”。據天文專家表示,“入伏”標志著一年里最炎熱的時期到來,今年將迎來為期40天的“加長版”三伏,從7月17日開始,直至8月26日才算“出伏”。 在悶熱煩躁的伏天里,一些“伏天病”不可不防。民間盛傳“入伏”之日是中藥“貼敷”以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當日,北京部分大醫院及全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開展了貼敷診療服務。中醫專家提醒稱,“三伏貼”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方法,民眾需根據自身狀況謹慎使用。(完) |
相關閱讀:
- [ 07-12]周杰倫京城發新碟 自豪稱“女兒是我最小的歌迷”
- [ 07-11]彩色跑點燃京城夏日熱情
- [ 07-11]公益彩色跑點燃京城夏日熱情
- [ 07-11]彩色跑點燃京城夏日熱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