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無效裁決。這場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其實質是否定中國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多位南海問題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是在兩千多年的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絕不是所謂裁決所能否定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李國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仲裁庭所謂裁決不斷提到所謂歷史證據,然而根本看不出來他們對南海歷史了解多少,只是一味地罔顧事實,對中國權利橫加否定。中國在兩千年歷史中,有大量史料證明南海諸島、南海海域,是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進行開發經營與和平利用的。在區域內有關國家建立王朝之前,中國人民就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南海是自己的家園,是中國的傳統漁場與作業區。 李國強介紹說,據研究,最晚在明末,就已經有了名為《更路簿》的手抄本,它是中國海南漁民在南海長期從事漁業活動的航海指南,家家戶戶都有,至少有十幾個版本。這些手抄本用當地人獨特的語言和方式,記載的“瓊人俗名”就有120多,涉及南沙的有70多個,有些一直沿用到現在。其中記載了200多條作業航線,充分表明了中國漁民對南海進行了長期的和平利用,而且絕對不是小規模。以上史實顯示出仲裁結果的不嚴謹、不客觀、不科學。 中國始終堅定維護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院長胡德坤對本報記者表示,史料證明,在20世紀前,尚未有其他國家對南海諸島提出主權要求。近代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打破了南海的平靜。19世紀末法國印度支那殖民當局覬覦西沙群島。1909年清朝政府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巡視東沙、西沙群島,并在永興島上升旗鳴炮、立碑明示主權。1933年法屬印支當局侵占中國南沙群島中的九個島礁,中國政府與法國政府進行了嚴正交涉。1934年,中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審定南海諸島島礁名稱,1935年公布南海諸島132個島礁的中英文名稱,出版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圖》,明確標繪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屬中國版圖。 胡德坤說,1939年,日本侵占了中國西沙和南沙群島。1943年11月,在中美英三國首腦舉行的開羅會議上,中國政府提出收復所有失地的要求,得到了美英贊同。《開羅宣言》宣布:“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為中國收復南海諸島提供了國際法依據和國際社會的莊嚴保證。 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收復南海諸島并恢復行使主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承認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李國強強調,在歷史上,越南、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及南海“斷續線”沒有提出異議。中國在歷史上對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大量外國檔案文獻、圖書資料及地圖都顯示,西沙、南沙群島的主權屬于中國。比如,1972年日本出版的《世界年鑒》說:“中國……除大陸部分的領土外,有海南島、臺灣、澎湖列島及中國南海上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島等。” 清華大學教授約翰·安東尼·卡蒂指出,近年來在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陸續發現的檔案都證明,中國人上千年來在南海地區活動,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任何國家、組織和機構都無權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本報新加坡、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丁子、張志文、俞懿春、趙成) |
相關閱讀:
- [07-18] 吳勝利會見美國海軍作戰部長 就南海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 [07-18] 日本在南海打了多少“小算盤”
- [07-18] 臺當局對南海仲裁案的誤判與危機
- [07-18] 中國空軍長臂可輻射整個南海 未來將巡航更多島礁
- [07-18] 新加坡學者:希望中菲就南海問題舉行雙邊談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