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訴訟請求雖然被巧妙包裝成《聯合國海洋公約》的解釋和適用范圍,但其本質仍是領土和海域劃界爭議,領土爭議不屬于《聯合國海洋公約》調整的范疇。”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所謂最終裁決明顯是非法無效的。 吳士存說,中國與東盟十國共同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簡稱“DOC”)中,第四條明確規定,有關領土爭議和管轄權爭議由當事方直接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菲方的訴訟要求違背了其承諾,是不符合國際法的。 “南海仲裁案已不是純粹的法律問題,菲方背后有西方大國的影子。所謂的仲裁結果尚未公布時,已有一些大國開始利用雙多邊渠道向國際社會釋放信息,要求中國執行裁決。這些大國早已預知仲裁結果,至少已經知道裁決將不利于中國,唯恐中國不執行裁決。因此,可以推測,所謂裁決結果已被有關國家事先設計過。”吳士存說。 吳士存認為,菲律賓提起仲裁以來,中菲之間的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不斷加劇,所謂裁決只能進一步加劇中菲之間的有關爭議。如果其他爭端國效仿菲律賓單方面提起訴訟或強制仲裁,應首先評估其代價與收益。強制仲裁的鬧劇不僅會惡化與中國的雙邊關系,也不能解決領土爭議、海洋管轄權爭議。重蹈菲律賓的覆轍,或者引入第三方機制,對其他聲索國來說不是合算的“買賣”。 吳士存表示,南海事關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一直致力于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推動DOC框架下的海上合作,并積極參與和推動事關南海和平穩定的機制建設,始終以克制和理性的態度處理與其他國家的爭議。 “中國始終在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吳士存說,南海的和平與穩定是南海爭端當事方及所有南海利益攸關國的重要關切。中國作為最大的南海沿岸國和南海諸島的唯一主人,始終致力于維護南海的和平和穩定,既是南海和平穩定的建設者也是捍衛者。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維護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吳士存說,這也是國際社會,尤其是一些域外大國的主要關切。南海是重要的海上通道,確保各國依照國際法所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是中國和其他南海沿岸國的重要共識。事實上,近半個世紀以來,南海航行自由從來沒有因爭端受到過干擾。 吳士存表示,中國一向堅持由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南沙島礁領土和海洋管轄權爭議,這一主張是中國和其他聲索方以及中國和整個東盟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提倡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爭議”。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中國提倡的南海政策之一。對此,吳士存指出,南海問題是涉及國家和爭議島礁數量最多、爭議海域面積很廣的海洋爭端。在短時間內解決如此復雜的問題并不現實。唯一可行的選擇就是中國所倡導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通過在爭議海域實施共同開發合作,有助于有關各方積累政治互信,從而為最終解決南海問題創造條件。(來源:經濟日報記者:何偉) |
相關閱讀:
- [07-20] 南海問題仲裁違反國際法
- [07-21] 批駁謬誤 排除干擾 探討合作——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學術研討會綜述
- [07-21] 法學專家: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所謂裁決沒有法律效力
- [07-21] 趙啟正:南海仲裁案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鬧劇
- [07-21] 南海艦隊航空兵在南海某海域舉行實彈射擊演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