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22日電(張巖)據英國媒體7月22日報道,巴西科學家21日稱他們在一種常見蚊子身上發現了寨卡病毒蹤跡。 然而,他們尚需進一步試驗才能確定這種被稱為致倦庫蚊的蚊子能否將此病毒傳染給人類。 這些科學家來自一家名為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Oswaldo Cruz Foundation)的研究機構。他們在從巴西東北部城市累西腓(Recife)附近捕捉到的致倦庫蚊身上發現了寨卡病毒的蹤跡。該市自去年開始即遭寨卡病毒侵襲。 今年3月,這組研究者就在實驗室中讓致倦庫蚊感染上了寨卡病毒,但當時他們尚不清楚自然狀態下這類蚊子能否攜帶此病毒。 科學家在聲明中說,他們通過從病毒中辨析核糖核酸的方式發現寨卡病毒的蹤跡,從而確認這類蚊子是這種病毒的潛在傳播者。但是,這類蚊子是否就是人類的主要感染源等諸多問題尚不能確定。 致倦庫蚊喜暖,遍布整個美洲及熱帶、亞熱帶地區,比寨卡病毒的另一主要傳播者埃及伊蚊更常見。 埃及伊蚊擁有不同尋常的繁殖習慣和食性,能有效使人類致病。他們喜歡城市和家居環境,喜食人血。與此不同,致倦庫蚊喜居樹上和高處,除人類外,也吸食鳥類和其他動物的血。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昆蟲學家杰羅姆·哥達德(Jerome Goddard)說,“僅在這類蚊子身上發現寨卡病毒,并不意味著它就是有效傳播者”。 據科學家稱,各種蚊子都有能力攜帶許多致病菌或寄生蟲,所以要想根除一種疾病,必須側重于在該疾病的最強傳播媒介上下功夫。 去年以來,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這種病毒被認為與巴西許多新生兒小頭癥病例和其他出生缺陷有關。 |
相關閱讀:
- [ 07-17]男子高球名將以寨卡病毒為由退出奧運會 只是借口?
- [ 07-14]韓確診第8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或曾去波多黎各旅游
- [ 07-12]粵一蘇里南華僑感染寨卡病毒 專家稱仍有輸入性風險
- [ 07-10]韓國確診第七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傳播可能性低
- [ 07-07]美國休斯敦11人感染寨卡病毒 中國領館發出警示
- [ 06-30]在動物實驗中 兩種寨卡病毒疫苗證實有效
- [ 06-30]赴“約”路上問題多 寨卡病毒社會安全引人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