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農民工發明家胡振球:只想當個好工人 未覺成就工匠夢
2016-07-24 12:04: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未覺已成工匠型人才 胡振球(右)和工友在車間討論工作 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在胡振球所在的公司剛進入科技轉型初期,很多職工因為看不到希望而紛紛辭職離開,可胡振球最終卻還是選擇留下來埋頭苦干。而讓胡振球堅持留下來的,就是最初“做個好工人”的淳樸想法。 “當個好工人,成就工匠夢”的信念,使胡振球的發明成果逐漸從最初的小改小革,變成各類專利和效益。幾年來,他獲得的榮譽證書可以堆成一米多高,共完成技術革新50多項、技術攻關10多項、發明等各種專利14項,為企業創造直接效益2500多萬元。2012年,在上海市閔行區總工會的幫助和支持下,他參加了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他的清掃車吸塵口避讓裝置發明專利榮獲“金獎”。2013年,他被評為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 公司成功轉型后,生產訂單開始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工人們高負荷的生產壓力,大家經常加班至深夜,胡振球最長一次加班連續在車間工作了72小時沒回家。 2015年獲得全國勞模稱號以后,增強了胡振球立足崗位創新的熱情和信心。在研發純吸式道路吸塵車的基礎上,他又首創了卸料抑塵裝置技術,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卸料抑塵理念,并用簡便的結構實現了這種理念,實踐表明,此裝置有效地解決了專用清掃車倒灰揚塵的問題,浮塵揚起量減少90%以上。徹底解決了二次揚塵問題,并取得國家發明專利。 此外,在產品技改方面,他認為在“互聯網+”的時代,一個創新的產品,硬件好,軟件也必須過硬。于是,在他和團隊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將環衛專用車的推廣與智能化管理模式的打造相結合,運用質量監控系統,讓智慧環衛的理念在現實中得到廣泛運用。車輛在使用過程中不只是吸凈率高,沒有二次揚塵,而且在油耗管理、駕駛員管理、車輛運營管理等手段上進行了提升,幫助客戶達成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不僅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也給環衛行業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勤奮善思,發明創造,追求進步,成為新時代勞模身上的閃光特質。他們所展現的風采是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是為社會創造無限的可能,是用自己勞動的雙手改變命運,改變生活。胡振球身上閃耀著這樣的光芒,但他本人對這些似乎并沒有察覺。 胡振球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現在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大國工匠”,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在專業領域永不止步,把普通產品做到極致,推陳出新,追求完美,使自己真正成為專注于細節、專注于創新、專注于品質,并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工匠”型人才,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奇跡和智慧。 |
相關閱讀:
- [ 07-22]李斌:三十六年如一日 大國工匠如何堅守
- [ 07-05]誰都可以成為新津春子
- [ 07-04]學位證出錯凸顯“工匠精神”缺失
- [ 06-29][大國工匠]高鐵筑路人聶江華
- [ 06-24]用制度關懷打造工匠的“春天”
- [ 06-22]競爭培育和發展了“工匠精神”
- [ 06-21]“不瘋魔,不成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