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農民工發明家胡振球:只想當個好工人 未覺成就工匠夢
2016-07-24 12:04: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公司掀起“胡振球效應” 胡振球(右)在和工友車間工作 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獲得全國勞模后,胡振球成了工友們心中的大發明家、大工匠、大英雄,公司掀起了一股創新熱潮,更多地胡振球像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廠里技術創新氛圍越來越濃。 “以前也沒遇到過勞模,遇到胡振球之后,才認識到像我們這樣的勞動工人也可以靠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努力和打拼,在上海闖出一片天。”工友王金棟說。 為了持續創新,他所在的神舟汽車公司今年又設立了“工匠基金”,為培育創新人才提供資金保障。胡振球認為,隨著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應用普及,社會生產已逐漸由手工時代轉化為科技含量更高的時代。在企業里,工匠精神應提升為團隊人員分工協作的優勢組合,個人的成功創新只是一個方面,而團隊的整體持續創新才能代表真正的工匠精神。 如今胡振球是單位技改組的帶頭人,并成立了專門的創新工作室。在這個“勞模創新工作室”里,涌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創新能手,在他所帶領的班組內,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產品創新案例。 雖然從一線普通職工變為管理一百多人的車間副主任,可胡振球依然把所有精力放在一線生產上,“要做就做個好工人”的目標從未動搖過,還是堅持“創新是企業活力所在”的理念,仍然心系生產,走革新創造之路,力爭在生產實踐中通過革新創造提升效率、提高質量。 正如閔行區總工會俞莉紅所說,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這樣一種創新氛圍,如果所有年輕人都可以鍛造一顆工匠心,社會上的浮躁就可以克服,各行業工藝技術就可以得到傳承和發揚,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就不是夢。(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
相關閱讀:
- [ 07-22]李斌:三十六年如一日 大國工匠如何堅守
- [ 07-05]誰都可以成為新津春子
- [ 07-04]學位證出錯凸顯“工匠精神”缺失
- [ 06-29][大國工匠]高鐵筑路人聶江華
- [ 06-24]用制度關懷打造工匠的“春天”
- [ 06-22]競爭培育和發展了“工匠精神”
- [ 06-21]“不瘋魔,不成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