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城市,不管是在鬧市區還是在大街小巷,你總會遇到幾個搖著輪椅匆忙而過的人,他們或是結伴或是獨行。這時,不管是行人還是的士司機都會為他們提供方便。而這些搖輪椅的、臉上寫滿滄桑的中老年人都會微笑致意。 這個特殊群體的大量出現,是由于40年前的一場浩劫。這個特殊的城市就是河北唐山,這個特殊的群體是這個城市“集體的傷痕”。 北京時間1976年7月28日,在這個北方工業重鎮發生了強度7.8級的地震。地震持續約12秒,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嚴重波及。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使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242769人死亡,重傷16.4萬人,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之首。 聽著窗外樹上蟬兒鳴叫,翻看著一沓老照片,癱坐在病床上的張大光盡享著午后的悠閑時光。潔白的床單在深棕色柜子的襯托下,愈顯這個10平米的房間簡單整潔。如果不是床邊的輪椅,你難以想象這里是一個唐山大地震截癱傷員的生活空間。 張大光的“家”現在叫唐山截癱療養院,位于風景秀美的南湖北,目前這里正在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這個“家”是1981年唐山政府為了3817名地震截癱傷員的收養、治療、康復建立起來的18所療養院中最大的一所。 “我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可是,幸福在我20歲的時候戛然而止,大地震無情地奪去了父母的生命。而我被砸得腰部以下沒有了知覺。”從此,張大光的人生永久貼上了“唐山大地震孤兒”和“截癱傷員”的烙印。 張大光在這個“家”一住就是近40年。到新“家”的第一天,癱在床上的張大光至今還記得,因為懷念死去的父母,牽掛無依無靠、年幼的弟弟妹妹如何生存下去,無助得只能流淚。 令人慶幸的是,當張大光得知弟弟妹妹與4204名唐山地震孤兒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妥善安置后,久違的笑容又掛在了張大光的臉上。沒有上過大學的她,把學英語當成愛好重新拾了起來。 從此,輪椅成了張大光的“腿”和生活中離不開的“伴侶”。一段時間,她癡迷于用英文翻譯文學作品。后來,瑞典的湯姆看到張大光發表的作品后,專程到唐山看望她。“我不但有許多中國朋友,還有美國、英國、瑞典、荷蘭的外國朋友。”拿著與湯姆等人合影的照片,張大光自豪地說。 在唐山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眼里,這部分唐山大地震的特殊群體,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治療、吃住全免費,每個人每月都有補貼。”唐山地震40年后,張大光與800多名截癱傷者一起,用事實打破了國際醫學專家斷言這些截癱傷員生存極限只有15年的說法。 近半年以來,由于癱瘓臥床,張大光得了褥瘡,在療養院醫護人員和弟弟妹妹家人的精心照顧下,病情得到好轉。望著床頭柜子上一盆生長茂盛、青翠欲滴的綠蘿,張大光充滿希望地說,“40年了,為了告慰我死去的父母,我還想好好再活幾十年!”(完) |
相關閱讀:
- [ 07-24]唐山大地震40周年 地震孤兒與“媽媽”再次相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