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之戰,習近平發出總攻令
2016-07-25 10:33: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于解決“誰來扶”“扶持誰”“怎么扶”的問題。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詳解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對“6個精準”的進一步解釋與深化,其本質就是要求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這次會議也被稱為“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會,不僅中央7常委全部出席,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還向中央簽署了脫貧攻堅責任書。會議體現出“超常規動員”“超常規問責”“超常規投入”“超常規激勵”和“超常規退出”。精準扶貧頂層設計的配套舉措逐一明確,國家引導各種要素向貧困地區聚集,全社會為攻堅拔寨形成強大合力。 習近平還深刻指出,貧困地區要激發走出貧困的志向和內生動力。他多次強調,“扶貧先要扶志”“治貧先治愚”,“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發展。最后還是要能養活自己”。由單純的“輸血”到既“輸血”又“造血”,是習近平扶貧思路的重要內涵,也是精準扶貧思想的集中體現。 從“四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到“五個一批”工程,突出“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從籠統的政策、資金扶貧到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交通扶貧、電商扶貧等因地制宜扶貧,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精準扶貧思想引領下“造血”扶貧模式正在不斷取得實效。 脫貧方式:一步步延伸 在習近平的扶貧思路中,激活工作全局的關鍵就是探索有效的扶貧方式,在推廣中延伸和深化,最終推動大戰略、拓展大布局。 7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習近平近日在寧夏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就是為了總結和推廣閩寧扶貧協作的經驗,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1996年5月兩省區根據中央“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和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決策部署全面開展的。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擔任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直接組織實施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習近平先后5次出席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3次發表重要講話,2次到寧夏實地考察指導,形成了系統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工作思路。 20年來,“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發生滄桑巨變,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21.3倍,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了67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9.8倍,累計有222.4萬人實現了脫貧。20年來,寧夏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16.6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了6.6倍、7倍。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說,兩省區堅持市場化的合作方向,實現了由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向以發展產業為重點的“造血”式扶貧轉變。 對口扶貧協作,更大的意義在“協作”二字。福建省委書記尤權說,福建現在到寧夏投資的企業總資產達800多億元。從寧夏角度講是總的產值增加了,稅收增加了,每年解決了3萬多人就業問題。而土地有限的福建也擴大了發展空間。 對口扶貧協作,當年的國務院文件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12字原則,福建確定閩寧協作大原則時增加了“長期協作”,發展為16字原則。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對在座的22位省區市黨委書記重申,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他提出“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完善結對,深化幫扶”“明確重點,精準聚焦”“加強考核,確保成效”等4點要求。 這次寧夏考察,是習近平領導的脫貧之戰又一個重要節點。戰略清晰,措施明確,“總攻令”已下達,千軍萬馬眾志成城,“攻克最后堡壘”志在必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