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7月25日電 財經觀察:造假、違規、缺陷——看“日本制造”如何跌落神壇 新華社記者許緣 錢錚 近日,因安全氣囊存在隱患而廣受關注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測試數據,成為繼三菱等日本車企篡改燃效數據之后的又一日本制造業造假丑聞。 無論是作為日本支柱行業的汽車業,還是曾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的家電業,或是建筑、鋼鐵等助推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行業,日本制造業部門近年來頻現各類違規、造假丑聞或缺陷問題,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質疑。 安全氣囊淪為“死亡氣囊” 汽車安全氣囊的作用,應該是在汽車發生事故時,最大程度保護乘客的生命安全。但現在,卻出現了一款在過去10年間造成超過百人死傷的“死亡氣囊”。如此“奪命殺手”的生產者,便是日本高田公司。截至目前,因搭載高田安全氣囊而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的汽車數量已達到歷史最高,影響范圍也最為廣泛。 事件起源于2008年,日本本田汽車作為第一家召回搭載有高田安全氣囊的車企,首輪召回數目僅為4000輛左右。但就在召回半年后,美國一名18歲女孩在一次撞車事故中,因安全氣囊彈出后所迸發的金屬片劃破頸部動脈而死亡,引起全球關注。此后,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陸續收到舉報,稱部分車型載有的高田安全氣囊在彈出時會迸發金屬碎片。對此,本田宣布擴大召回規模至超過50萬輛,自此拉開汽車召回事件的序幕。 由于高田是日本最主要的安全氣囊生產商,客戶包括幾乎所有日系汽車,加之其通過在德國的分公司向通用、寶馬等國際品牌供貨,高田氣囊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約20%。這也使得由高田問題氣囊引起的全球范圍內汽車召回事件持續發酵,召回市場包括日本本土、北美、歐洲及中國等,召回規模也不斷擴大。 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到2019年,高田公司將在美國市場召回近7000萬個問題安全氣囊,是美國歷史上召回規模最大、最復雜的汽車安全召回事件。 然而,高田問題氣囊事件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從質量問題進一步演變成了造假丑聞。7月19日,第三方“問題氣囊聯合調查組”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高田安全氣囊在測試中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的問題,在質量監測環節,高田公司的工程師故意去掉了部分測試數據,以取得“理想”的測試報告。 問題氣囊事件讓高田的企業形象蕩然無存。雖然豐田、本田等日系汽車制造商短期內因技術等問題無法棄用高田,但很多歐美品牌已經喪失對高田的信任,轉用其他品牌安全氣囊。重壓之下,高田出現巨額虧損。根據財報,截至今年3月的2015財年,高田凈虧損達131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這也是該公司在過去四個財年中第三次出現虧損。 |
相關閱讀:
- [ 07-19]又現造假丑聞:日本高田公司曾篡改氣囊測試數據
- [ 03-03]醉酒駕駛不可取 安全氣囊不安全
- [ 03-01]1歲童被抱坐副駕駛 遇車禍安全氣囊彈出致重傷
- [ 12-24]美確認日本問題氣囊又致一人死亡 促其盡快應對
- [ 09-09]護欄插進小車駕駛室 安全氣囊彈開司機逃過一劫
- [ 06-30]兒童乘車十注意 別把孩子抱在懷里當“安全氣囊”
- [ 05-27]安全氣囊7種情況可能不啟動 逃生前要熄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