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縣近九成鄉被非法集資“洗劫” 慈善成斂財噱頭
2016-07-26 07:38: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防范難度加劇: 手法翻新過程隱蔽 隨著手段不斷升級,非法集資活動在前期往往較為隱蔽,一些公司打著合法經營的旗號開展業務,等到問題暴露時往往已經造成了巨大損失而無法彌補,執法機關想提前介入又缺乏足夠證據。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非法集資活動前期合法經營,后期卷款跑路,預警防范難度大。天津市旅游執法大隊市場檢查科科長龐云凱說,金龍國旅、易游天下、旅游百事通等旅行社近期也發生類似卷款跑路的情況。“比如易游天下這個公司,前一天還是正常經營,一夜之間就人去樓空,涉嫌集資詐騙。該案過程非常隱蔽,直到事發才知道,監管起來難度很大。”他說。 面對不斷翻新的行騙手法,投資人更易深陷非法集資圈套。徐鵬程稱,過去非法集資多采取承諾高息回報的方式直接吸收存款,現在多數打著金融創新、產業創新的旗號,設計出更為復雜的產品,同時與時政和經濟熱點相結合,假借綠色消費、資本運作、P2P網絡借貸、西部大開發和海外上市等名義聚攏資金。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辦案人員研究發現,現行的非法集資模式已由早期的“拆東墻補西墻”式轉變為依托實業項目的融資模式。如“中金嘉鈺”案中,尚某某依托中金嘉鈺公司,以投資錳礦和房地產等多個項目為名,向社會公眾融資,涉案公司與投資人簽訂的合同文本、擔保協議等文書格式規范,善用法言法語,邏輯嚴謹,尤其是使用預期年化收益率等詞語,有意避免成為吸收存款的行為。 與此同時,還存在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違規介入的現象,損害擴大化趨勢明顯。有部分銀行現職人員正成為非法集資單位向公眾融資的一線推介人員,致使銀行儲戶將其代理的集資單位混同于銀行,進而上當受騙。 據了解,目前追贓工作成為普遍難點。非法集資犯罪涉及人員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了社會金融秩序。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江西出現了由集資代理人代為集資的新形式,不法分子通過承諾支付集資代理人高額利息和額外返點,誘惑代理人不斷發展下級代理,對外擴大集資規模,形成了金字塔式集資結構,涉案金額也從幾百萬元增至上億元。 “大部分非法集資案件爆發的原因是資金鏈斷裂,集資人資金消耗殆盡或揮霍一空,直到案發時,已經基本沒有可被追回的資產。”一位民警表示,從司法實踐情況來看,追贓難是目前辦理該類案件的普遍難點。記者賴星 付光宇 李鵬 南昌報道 |
相關閱讀:
- [ 07-25]【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臨夏康樂縣:識貧 扶貧 脫貧
- [ 07-25]【暑期實踐】福建農大學子助力電商精準扶貧
- [ 07-25]協作扶貧: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示范”
- [ 07-25]延平區領導到茫蕩鎮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 [ 07-25]永安:精準扶貧 貧困村能拿固定村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