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段反導或采用KKV技術 只有中美兩家掌握
2016-07-26 10:43:3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回擊“薩德”入韓? 此次中國公布中段反導系統的相關畫面雖然是配合靶場科研人員的宣傳,但在這個關頭,如此敏感信息的透露顯然超出宣傳先進典型的需要。反導系統的相關信息已經完全“喧賓奪主”,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不少觀點認為,此次中國公布反導試驗畫面等相關信息,應該與美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有關。戰略反導系統體現了一種戰略能力,此時對外展示戰略反導系統的畫面,無疑也是一種威懾。而且從技術角度看,中段攔截系統的攔截能力應該比“薩德”系統更高,能夠攔截速度更快、飛行高度更高、射程更遠的彈道導彈。這一點,要勝過在韓部署的“薩德”。 不過,專家指出,如果從回應“薩德”入韓的角度來看,中國公開某種進攻系統,例如高超音速飛行器、先進彈道導彈恐怕是更為合理的選擇。實際上,中國的陸基攔截系統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專家指出,中國發展反導系統與美國有一點完全不同,美國發展反導系統主要目的是打破核平衡,并以積極的海外部署來擠壓別國的戰略空間。相比之下,中國發展反導系統完全是形勢所迫,是把逐步失去的平衡重新扶正。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是在幫助世界做一件事。冷戰時期,美俄通過發展能夠相互摧毀的核導彈力量,形成了核恐怖平衡。但冷戰結束后,隨著美國單方面發展常規反導系統,這一平衡有失衡的危險,特別是美國不斷把反導系統建設到別人家門口,逐步擠壓別國的戰略空間,使得別國的導彈剛出國境就可能被攔截。俄羅斯雖然裝備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A-135反導系統,但作為一種相對粗糙的以核反核系統,在俄羅斯本土上空攔截來襲國外導彈的這套系統必然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由于國力下降,相當時間內基本上無力發展常規型中段反導系統,因此除了提出抗議,實際上也拿不出對等的手段制衡美國。而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出現,則是對美國反導系統的一種制衡,促使美國不敢輕舉妄動。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反導系統是在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07-23]韓國民眾強烈抗議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 [ 07-08]俄稱美國在韓部署反導系統將導致地區局勢緊張
- [ 07-08]美韓宣布將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中方堅決反對
- [ 07-08]韓美最終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或于本月發布地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