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7日電 (記者 何路曼) 距離造成84人死亡的法國尼斯襲擊案僅僅過去4天,德國維爾茨堡附近一列火車上就發生“持斧砍人”事件,一名17歲阿富汗難民瘋狂砍傷數名乘客。而不久后,一名敘利亞難民又在德國南部城市羅伊特林根市手持大刀砍殺路人,造成一死兩傷……恐怖暴力攻擊的烏云再次籠罩在歐洲大陸的上空。 自2015年年初法國巴黎《查理周刊》編輯部遭遇襲擊以來,不到兩年,歐洲已發生近10起恐怖襲擊,似乎每一個角落都難逃成為恐怖主義槍靶的可能。一次次拉響的恐襲警報,提醒歐洲的是不容忽視的嚴峻現實和必須反思的深刻教訓,歐洲一體化將再一次接受考驗。 難民危機的必然結果 與以往不同,值得令人注意的是,近期實施幾次恐襲或暴力活動的人員多具有中東背景,其中多名嫌犯都是尋求庇護者。歐洲聯盟執委會發言人席納斯日前指出,這應與難民危機有關。 “恐襲是難民危機到了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的采訪時指出,“因為去年德國接受了幾十萬難民,這些難民中有不少是中東和希臘的。國家之間邊界開放,難民涌入之后可以自由流動,導致難民成分復雜,會包含少數極端組織成員。” 此外,難民懷揣夢想前往歐洲后,發現難以完全融入當地社會,遭到一些國家的極右翼勢力排斥;有些難民沒有工作,不滿安置條件,受到歧視。趙俊杰指出,多種情緒疊加在一起,再加上極端思想的傳播擴散,到了一定階段很容易爆發。這種現象如果一直持續下去,難民發動恐襲將是必然的。 如此一來,這對默克爾的“開放性”難民政策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歐洲一直有庇護難民的傳統,原來的難民主體是本土難民,就目前來看,外來難民較多。德國社會反難民情緒不斷升高,許多政治人物將責任歸咎于大量接納難民的默克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趙俊杰表示,默克爾受難民危機的發酵影響,政治道路或將會蒙上陰影。 |
相關閱讀:
- [ 07-26]土耳其總理宣布將啟動修憲 土總統稱仍將履行難民協議
- [ 07-26]德國內政部長:不是所有難民都構成威脅
- [ 07-25]取道中美洲轉投美國 難民滯留哥斯達黎加
- [ 07-25]德國羅伊特林根市21歲難民當街砍死孕婦 另致兩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