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近日印發,以建設網絡強國為目標。 從2006年發布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到近年的“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本次綱要有何不同?對網絡強國建設提出哪些計劃? ◎有何不同? 新背景下的信息化發展頂層戰略 “過去圍繞信息化發展,包括寬帶中國、信息消費、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政策已經比較多了,本次戰略綱要起統領作用,是在全球信息革命發展大形勢下,結合中國發展階段和時期制定的戰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說道。 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看來,戰略提出指導思想、工作原則,部署戰略任務,通過具體的規劃和計劃進行落實,因此,本次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頂層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此前曾制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認為,與此相比,本次綱要主要有三大亮點。 第一,時代背景不同。本次綱要是在新工業革命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時代背景下誕生,前者是目前全球都在搶占的制高點,后者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對此,綱要中提出的“網絡扶貧”是此前沒有的,“5000萬貧困人口在信息化時代不能落后,要享受數字化的好處,要有獲得感,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都非常重要”。 第二,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相結合。龔曉峰表示,國家治理現代化能力既在現實世界中體現,也在網絡世界中體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市場經濟需要法治基礎,網絡經濟、信息經濟也一樣。 第三,和中國經濟新常態結合起來,綱要第三部分談及信息化本身的能力建設,第四部分談及經濟社會化社會化的水平建設,信息化扮演支撐和引領的角色。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要結合中國國情,整合各種資源,找到適合的模式,各地信息化發展階段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跨越階段談信息化。 ◎如何建設? 三步走和三方面 綱要提出建設網絡強國的“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絡安全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此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介紹,接下來要著力增強國家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能力、應用和環境三方面,共同構成國家信息化發展的有機整體。”其中,能力是核心、應用是牽引、環境是保障。 一是增強發展能力,是今后一段時期國家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務,具體內容包括發展核心技術、夯實基礎設施、開發信息資源、優化人才隊伍、深化合作交流; 二是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關鍵是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綱要從培育信息經濟、深化電子政務、繁榮網絡文化、創新公共服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快信息強軍等六個方面對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作出了安排; 三是要不斷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尤其是信息化法治建設、網絡生態治理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等工作需要加強。 |
相關閱讀:
- [ 07-28]一步一個腳印 邁向網絡強國
- [ 07-27]中國公布建設網絡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 07-27]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 [ 06-29]國平:建設網絡強國離不開“中國好網民”
- [ 06-05]以科技創新驅動建設網絡強國的“原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