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震精神,為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2016-07-30 15:14:1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兩次生命奇跡 10:00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療養院院長楊震生一見到總書記,就道出了自己名字的來歷:“我是地震那天出生的,父母希望‘震后新生’。”唐山市有18所截癱療養院,楊震生所在的正是其中最大的一家。院里186位病人,多數是大地震中的截癱傷員。 他們創造了兩次生命的奇跡,一次是40年前在廢墟瓦礫中獲救幸存,一次是打破了生命時長的斷言。 “現在,唐山市還有960位地震截癱傷員,其中最大的97歲,最小的44歲。”楊震生說。地震在截癱傷員身上留下的傷痕難以修復,心底的陰霾卻漸行漸遠。陽光照進療養院,這里生機勃勃。 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鑄就了生命的奇跡。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坐在輪椅上的伉儷,在這里相識相戀、喜結連理。他們爭相向總書記講述日子多美好:“連我們也沒想到,40年了我們活得越來越滋潤。大家說我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其實這個奇跡是黨創造的、國家創造的。” 愛好創作的楊玉芳將地震經歷寫成一本書,他和愛人選了其中一首歌頌解放軍救災的詩歌《見了你們格外親》,即興為總書記深情朗誦:“40年了,我在夢中還常常會追著軍旗下的橄欖綠呼喚!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條心……” 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延續了生命的奇跡。療養院陽光房,二胡聲起,截癱傷員姚翠芹高歌一曲《唱支山歌給黨聽》。歌聲明亮,余音繞梁,習近平帶頭鼓掌。 她曾經是能歌善舞的文藝兵,因地震高位截癱,“那一剎那天塌了”。醫護人員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悄悄放到她的病床前,安慰她、鼓勵她、照料她。姚翠芹再次揚起生活的風帆。而今,她是療養院的歌星,自稱“幸福的殘姑娘”,走到哪,總有一幫“鐵桿粉絲”。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康復室,幾位截癱傷員正在器械上鍛煉。聽說大家都是1981年療養院建成時就入住,他說,一住35年,這里就是你們的家。 這里就是家。 誰下雨天腰疼,誰愛吃豬肉包子,誰在耍小脾氣,醫護人員都能說得出來。一位位白衣天使,簇擁在療養院門口。習近平總書記同他們一一握手,一一問候。他動情地講了一段話:“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唐山大地震是毀滅生命的災難,但我們這里看到了浴火重生:有傷殘者的奮斗毅力,有民族精神的弘揚,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還有廣大醫護人員充滿大愛的無私奉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事業、醫療衛生健康工作都是重要組成部分。你們的事業是最高尚、最神圣的。希望你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們一定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歷史性任務完成好,這是當代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兩次鳳凰涅槃 10:50 唐山市規劃展覽館:“努力把唐山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美” 唐山城中有一座鳳凰山。空中俯拍的地震廢墟照片,只有鳳凰山仍是高高聳立。在這張照片前,有人發出疑問:唐山會不會在中國版圖上消失? 重建的腳步,幾乎與救災同步。英雄的唐山人民,“在震后10天生產出第一車‘抗震煤’;震后14天,電廠并網發電;震后28天,煉出第一爐‘爭氣鋼’”…… 唐山市規劃展覽館二樓,抗震40周年成就展。習近平總書記放慢腳步,細細觀看。 “2015年唐山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全部財政收入分別比震前的1975年增長72.8倍和141.4倍,城鄉居民收入比震前分別增長118.8倍和130.5倍。”陡峭的柱狀圖,見證了唐山的鳳凰涅槃。 曾經,唐山以煤為傲。這座近代工業的搖籃,在優化升級、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下,會不會被歷史包袱拖得走不動?新時期,一些人對唐山前景不免憂慮。 6年前,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唐山,他提出“三個努力建成”,成為指導唐山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展覽館三樓,這三句話格外醒目:“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 唐山市負責同志向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介紹了落實“三個努力建成”的舉措和成效。高聳的吊塔、轟鳴的機器、汽笛聲嘹亮的貨輪……還有一幅地圖,東抵韓國,西連歐美,北入俄羅斯,南至澳大利亞,生動勾勒了唐山邁向世界的腳步。習近平總書記看了表示肯定:“要抓住歷史性機遇,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努力把唐山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美。” 40年滄海桑田。習近平總書記走出規劃展覽館,舉目遠眺。唐山市工人文化宮、大劇院、圖書館,一座座嶄新的文化地標拔地而起。誰能想到,這里曾經是開灤采煤的沉降區,如今綠意蔥蘢,景色怡人。 綠色,成為唐山又一次鳳凰涅槃的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這里游人如織。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園藝展區,繽紛的色彩、沁人的芬芳,裝扮著世博園,也裝點著唐山人的新生活。習近平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作品,可以積極促進唐山綠色發展,提高唐山市建設管理水平。” |
相關閱讀:
- [ 07-29]弘揚抗震精神 共筑復興夢想
- [ 07-29]抗震精神助力中國夢
- [ 07-28]唐山最美抗震母親:震后1小時回醫院 忙兩天兩夜
- [ 07-27]彰顯“四個自信”的涅槃重生——唐山抗震40周年啟示錄
- [ 07-26]京津冀臺胞參觀抗震紀念館 贊嘆唐山人民鳳凰涅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