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震精神,為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2016-07-30 15:14:1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兩次追問“承諾” 11:40 路北區祥富里社區:“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 唐山市地圖上,路北區位居核心,也是核心功能區。車水馬龍、高樓林立,這里仿佛看不到地震的痕跡。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路北區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個小區——祥富里社區。 40年前,人口密集的這一地區飽受創傷。40年來,它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以驚人的速度走向新生。“祥富里是老名字還是新名字?”聽到總書記的提問,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林靜回答說:“新名字!這是地震后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寓意祥和富裕。” 地震的記憶無聲地鐫刻在每一寸大地上。從災難中走來,他們對黨的恩情、對祥和的日子,更多了一份珍惜。 社區服務中心政務服務大廳有個雅致的名字“為民閣”。黨建服務的牌子前,習近平總書記認真聽取社區黨支部的情況介紹。陳林靜語速挺快:“26個樓棟黨支部,每個支部都有個性化承諾。”習近平總書記問:“個性化承諾?” 陳林靜滔滔不絕地講到了下一個話題。總書記插空追問:“什么樣的個性化承諾?”陳林靜認真作了回答,她還舉例說,有的樓棟老人多、行動不便,黨支部代辦許多事項。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珍視共產黨人的一諾千金。承諾了,就要落實好。總書記勉勵他們說,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社區工作要時時貫徹黨的宗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讓社區廣大黨員在服務群眾中充分發揮作用、展示良好形象。 社區服務中心有兩個房間,是許多社區居民常來轉轉的寶地。 一個房間叫“文明堂”,王躍東正給滿滿一屋子的鄰居們上課。祥富里建設書香社區,從拾秋詩社活動報名的參與人數上可窺斑見豹。此時,黑板上一首《重溫入黨誓詞》的詩,就是詩社學員的作品。總書記站在一旁,耐心地聽王躍東剖析這首詩作的立意、主旨、寫法。他評價說,這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另一間名叫“和諧園”。總書記走進房間時,82歲的黃潤豐老先生正埋頭創作,事后回憶起來,他頗為遺憾,竟然忘了把自己的畫作贈送給總書記,“這些畫作代表著我們的好日子”。 總書記的牽掛在這里聽到了答案,居民們講:“我們周二、周三唱戲,周四畫畫,周五書法,還會學電腦。”“畫畫陶冶情操,也廣交朋友,樓上樓下熟悉得像親戚一樣。”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非常豐富,其樂融融!” 兩次抗災救災 15:00 唐山市一間會議室:“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座談會。河北省的工作匯報,很多筆墨放在了汛情上。現場播放了一則抗洪PPT短片,洶涌的洪水牽動人心。 40年前,唐山大地震是一次載入史冊的抗災救災。今天,河北在經歷一次抗災救災新考驗。7月19日至20日,一場特大洪災,將河北推到了風口浪尖。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災情,河北正努力打好這場硬仗。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重點講抗洪救災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當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最關鍵時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形勢依然嚴峻。要把防汛抗洪救災工作作為重大任務,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責任。” 他諄諄告誡、殷殷囑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當前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違背自然規律,人類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合規律的“抗”只會適得其反;另一種傾向是不負責任、沒有擔當、麻痹大意,不作為造成重大損失。 習近平總書記尤其強調,要樹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觀念。他講起東南沿海地區防范臺風洪澇的經驗,“寧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強生命的保險系數。 同自然災害抗爭,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它凝聚起萬眾一心的力量,彰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對生命的尊重。 40年來,人們從一座廢墟城市的涅槃,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有力指揮書寫的奇跡。 紀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新要求,也賦予新的意義。他說,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強調,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署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
相關閱讀:
- [ 07-29]弘揚抗震精神 共筑復興夢想
- [ 07-29]抗震精神助力中國夢
- [ 07-28]唐山最美抗震母親:震后1小時回醫院 忙兩天兩夜
- [ 07-27]彰顯“四個自信”的涅槃重生——唐山抗震40周年啟示錄
- [ 07-26]京津冀臺胞參觀抗震紀念館 贊嘆唐山人民鳳凰涅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