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陳溯)“貿易保護主義是阻礙全球貿易的重要因素,貿易部長會議達成的協議主要目標就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高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
8月1日,在由瑞士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ICTSD)組織的G20貿易投資成果解讀和杭州峰會成果展望專家研討會期間,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就上月召開的G20貿易部長會議達成的成果作出了上述闡述。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貿易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放緩,在這期間,全球貿易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減少了一半。時至今日,全球貿易疲軟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改善,“民粹主義”、“孤立主義”等思潮正在全球蔓延,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上月,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上海發布的“全球貿易景氣指數”顯示,最新數據仍呈下降態勢,預示今年第三季度世界貿易增長仍將持續低迷。
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全球貿易投資體系顯得尤為重要。上月,G20貿易部長會議在上海召開,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會議首次發布了貿易部長聲明,并出爐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
張宇燕指出,這些成果對未來全球貿易增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低迷的背景下,上述成果無疑有利于提振貿易投資增長,并將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增長提供長遠制度性引領。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前商務部貿研院院長霍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G20貿易部長會議發布的聲明涉及的內容廣泛,在對WTO的支持態度、支持貿易便利化、支持多邊體制等內容都作出了很多清晰的表述,“我相信G20首腦峰會會采納和通過這一聲明。”
2004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已經達成了不少針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協議,但最終落實效果并不令人滿意,作為一個論壇,G20又能否達成實質性的成果?
張宇燕表示,首腦達成共識確定基本原則,真正的落實一方面要依靠國際多邊機構組織去敦促,加強對全球貿易的監督,一方面需要各個國家根據達成的共識調整本國的政策。
談到G20的效果,上海對外經貿大學WTO教育研究院院長張磊向記者表示,雖然G20只是一個論壇,不具有約束性,但其參與的20個國家具有代表性,能夠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去驅動,起到很好的執行和示范作用,另外,由于G20的論壇性質,很多在WTO中沒法談的議題可以通過G20這個平臺得到磋商。
張宇燕指出,實現貿易自由化需要通過“三步走”,一是形成共識,二是建立規則,三是規則的執行,“規則的執行特別重要,但達成共識和建立規則也很重要,這次貿易部長會議的成果之一,就是對貿易發展和貿易保護主義建立監管和指標體系,對沒有落實好的國家要求其進行政策調整。”
張宇燕預計,從貿易部長會議成果來看,G20首腦峰會將會突出強調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并強調對規則的進一步落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