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地產業發債7588億元 成吸收流動性重要載體
2016-08-03 07:19:17??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擴張 負債豪賭 土地市場成交活躍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拿到“地王”的房企,幾乎都是不惜負債累累去豪賭房地產的明天。如日前拍下蘇州最高溢價率318.86%地塊的景瑞地產,近日再度拍下杭州一幅土地。這意味著,在短短一個月內,景瑞在土地的并購擴張上投資近40億元,幾近其2015年總營業收入57.66億元的69%。然而,景瑞地產的營業利潤在2015年已進入虧損狀態,負債率高達83.59%。 數據顯示,房企負債額大幅增加。2015年,65家重點房企有息負債總額為32300.85億元,平均有息負債為496.94億元。其中,恒大、綠地融資分別為2969.06億元和2398.75億元,萬達、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保利有息負債也超千億元。 在此背景下,房企負債率也大幅增加。CRIC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云南城投凈負債率為434%,同比上升89個百分點;綠地集團凈負債率達384%,同比上漲51%;恒大凈負債率達261%,同比上漲72%,考慮到永久債券凈負債率則更是高達409%。 在資金的追捧下,2016年的土地市場再度爆發。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全國住宅土地合計超過10億元的地塊多達257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王”合計128宗,溢價率超過50%的更是多達189宗。而在2015年同期,單宗土地成交額超過10億元的只有150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僅5宗,超過50%的也只有29宗。這意味著,同比溢價率超過100%的土地總數大幅上漲了24倍。 “哪怕再貴也要搶。”在全聯房地產商會秘書長寧高偉看來,房企這種“先占坑”的行為可謂用時間換空間,而解套的機會就在于房價繼續上漲,間接造成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 而促使房企不惜代價拿地的主要動力則是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76家房企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除22家業績指標有所下調外,其余全部上漲或平穩。其中,利潤預增企業27家(含不確定4家),扭虧企業16家,續虧企業11家。 風險 政策收緊 房企資金成本增加 在房企融資規模和負債率大幅上漲的背景下,近來多方開始加碼對房企的融資和拿地限制,房企的銀根或將被收緊,房企通過融資募集資金的難度加大,所得資金的用途范圍變窄,融資成本也在上升。 證監會日前召開會議要求,企業再融資募集所得資金不鼓勵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并需詳細披露募集資金的實際投向;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再融資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募集資金只能用于房地產建設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償還銀行貸款。同時,證監會發行部要求企業再融資所得不能用于非資本性支出,如購買原材料和員工支出,用于鋪底流動資金、預備費、其他費用的視同補充流動資金。 也有消息稱,某股份商業銀行近期明確對于2015年三季度后拿地且成本過高的項目原則上不介入。此外,對于全國前20名的房企,融資比例不超過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則不超過50%。 除渠道收緊外,資金成本也在上升。2016年5月份,A股市場上市房企公司債的票面利率為6.16%。相比4月增加了0.9個百分點,增幅為17%。觀察今年1月至5月公司債的票面利率,除2月份略偏低外,其余月份總體上呈現出利率上升的態勢。這也意味著,目前上市房企的直接融資成本正在加大。 同時,房地產信托集中到期。根據用益信托網統計,2016年將繼續處于房地產行業信托到期兌付高峰,兌付規模高達2248.05億元,其中,6月份有101只房地產信托到期,到期規模187.59億元,單月兌付規模環比5月上升15.03%。根據統計,預計7月份共有94只房地產信托到期,到期規模為191.12億元。 此外,現階段房地產市場沖高回落現象明顯,房企資金風險陡增。中金研究中心表示,預計2016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周期將步入拐點,提前進入下行階段,四季度更是會隨著新房供應的增加,迎來供過于求狀態,同時警惕因宏觀經濟超預期下行,流動性回收超預期風險。 |
相關閱讀:
- [ 08-02]民生銀行試水房地產資產證券化
- [ 08-01]中國人成美房地產最大海外買家 一年買3萬套住宅
- [ 08-01]泉州出臺意見化解房地產庫存 購房者可享多項優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