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論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好“加減法”
2016-08-03 10:03:58??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7月8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沒有變”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作出客觀判斷,他指出,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從經濟運行看,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必須堅定信心、增強定力,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有力、有度、有效”新要求,并強調要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習近平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好發展預期,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 自從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后,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重要論述。從那時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成為一個高頻詞。 習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改革開放,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肮┙o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本次會議熱詞之一。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p> 2016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參加湖南省代表團審議,有代表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加快湖南制造強省建設提出建議。習近平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增加要素投入,促進經濟總量增加,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習近平總書記則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給側改革這一新舉措。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供給側改革作了詳細闡釋。他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特別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來解決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問題。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今年5月16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對供給側改革作出重大部署。習近平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把這項工作向前推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中國經濟網記者梁靖雪整理) |
相關閱讀:
- [ 08-02]泉州國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 重要講話精神
- [ 08-02]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38)·發展網信事業:以人民為中心 讓百姓用得好
- [ 08-02]習近平“七一”講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
- [ 08-02]強軍,習近平最重視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