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限制或叫停門診輸液 一禁了之是否耽誤治病?
2016-08-04 07:02:1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2問 依賴為何難破 患者追求好得快 醫院想著掙得多 記者:隨意輸液的醫療行為,在當地普遍嗎?如何破解輸液依賴癥呢? 何強:過度輸液源自于患者、醫生和醫院的“輸液依賴”,一方面患者認識有誤區,盲目追求“療效好,治病快”,而忽視了輸液的風險,結果就把輸液治療作為了求醫問藥的最優選擇。另一方面,目前的醫患環境下醫生為了迎合患者“快速治好病”的需求,也會被動產生使用輸液治療可以“一勞永逸”或者“猛藥去疴”式的固化思維。另外,以藥補醫的舊醫療模式也為過度輸液或多或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江西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公眾錯誤的用藥觀念根深蒂固,人們往往只看到輸液“好得快”的一面,而對輸液的種種危害與隱患不甚了解;醫務人員不合理用藥現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我國輸液門檻較低,適應證較寬。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部主任徐紅:雖然門診過度輸液的危害一直在提,然而主動要求輸液的病人仍然不少,比如有的老人沒事跑到醫院,要求醫生輸液,為疏通血管、活絡筋骨,而這壓根沒必要。除了病人,門診不輸液,醫生也有顧慮。尤其是急診、內科等容易出現感染的病情,醫務人員擔心,病人一旦出現感染后果更嚴重,也擔心會招致病人或家屬的投訴。 3問 患者不聽咋辦 耐心進行宣傳 嚴格輸液監管 記者:目前在推進限制輸液過程中,都開展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難? 何強:我們通過科學遴選藥品目錄、建立輸液約束機制、完善處方點評制度、加大培訓宣教力度等長效機制,推動醫院在2016年3月,門診除兒科外全面停止抗菌藥物輸液。這一舉措得到平穩和有效地實施,醫院未發生一起因未在門診輸液而延誤治療的病例。 對于確實需要輸液或者沒能及時住院治療的患者,醫院開辟了綠色通道讓患者到急診進行輸液治療。個別患者不理解的,醫生會耐心給予解釋和勸告,說服患者放棄輸液,選擇口服藥物。面對一再堅持的,在充分知情告知的情況下,建議患者選擇急診通道。 江西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一是加強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知識培訓,重點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二是加強患者用藥安全宣傳教育,引導患者樹立科學有效輸液新理念;三是加強門診輸液行為監管,從嚴控制門診輸液尤其是門診抗菌藥物輸液治療指征。 徐紅:我院取消門診靜脈輸液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12年,醫院開始對抗生素的使用進行嚴格控制,并成立醫院藥監會。門診醫生不得給病人開具單價金額超過30元的抗生素類靜脈輸液藥物,如果病人實在需要,須向藥監會申請使用。第二階段從2013年9月開始,醫院正式取消門診靜脈輸液,只有急診科和住院部醫生才有開具靜脈輸液針劑的權限。 江西省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張維新:目前控制的主要是門診輸液,急診和住院仍可正常輸液。為進一步減少輸液,醫院將某些病人安排到門診治療,包括一些慢性病、需要活血化瘀等輔助性治療的病人;病情簡單、不嚴重,但病情很急的病人等。 高鵬:部分醫院的具體做法是:在門診大廳張貼政策通知以及輸液危害等的宣傳;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政策培訓,做好在診間對患者的宣傳解釋;制定并公布確需輸液救治方案以及應急處理方案等。 |
相關閱讀:
- [ 08-03]美國政府提出新規 限制富裕家庭遺產稅避稅操作
- [ 08-01]交通運輸部:所有海上客運船舶惡劣天氣限制開航
- [ 08-01]欠款不還被限制出入境 “老賴”還錢求“放過”
- [ 08-01]廈門交通限制措施實施3個月 廈大-南普陀路段提速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