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8月6日電(記者黎華玲)國際知名科學周刊《自然》(Nature)于近日發表由第三軍醫大學主導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闡明了其抑制病毒復制的機制。這一發現有助于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關鍵環節,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國際學術界,Nature與Science、Cell并稱為三大頂尖科技雜志(簡稱CNS)。第三軍醫大學主導的這項研究自2013年初啟動,在科技部973計劃、中組部千人計劃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資助下,經過科研工作者不懈攻關,歷經近4年時間取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論著的通訊作者、第三軍醫大學葉麗林教授介紹,此前的研究發現,在急性病毒感染中,特異性CD8+T細胞通過殺傷病毒感染的細胞,分泌抗病毒細胞因子從而有效清除病毒。但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病毒特異性的CD8+T細胞卻顯出醫學界稱為“功能耗竭”的現象。“此時CD8+T細胞并非不能識別病毒,數量也并沒怎么減少,就像警察遇到一群歹徒,本該拔槍射擊卻無法啟動殺傷武器。”他說。 普遍認為,此時CD8+T細胞幾乎徹底喪失了清除病毒的功能。但是研究發現,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雖然CD8+T細胞顯得“功能耗竭”,病毒卻依然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沒有在短時間內爆發。因此,CD8+T細胞已經喪失功能的觀點缺乏說服力。 課題組最終發現,“功能耗竭”的CD8+T細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病毒的復制。原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發揮著關鍵作用,課題組稱之為CXCR5陽性CD8+T細胞。在該項研究中,課題組還確定了Id2/E2A信號軸是生成這一細胞亞群的一個重要調控因子。 據悉,目前治療HIV、乙肝、腫瘤等慢性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化學藥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復制,尚不能徹底根除。而葉麗林教授指出:“通過一定的手段,增加和穩定這一類CD8+T細胞可以增強其清除病毒的功能。這為從根本上治愈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葉麗林教授透露,下一步,他們將沿著這一新的研究策略,把研究成果運用到HIV和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中,探尋這兩種世界級醫學難題的可能解決方法和路徑。 據了解,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這項研究,第三軍醫大學吳玉章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祁海教授同是該論著的共同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則為第三軍醫大學博士生何然、八年制學員劉誠以及清華大學博士生侯詩玥。 (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06-24]研究:人源抗體療法可有效長時間抑制HIV病毒
- [ 04-11]印第安納貧困小鎮吸毒蔓延 已有190人感染HIV
- [ 01-25]外地HiV感染者怎么辦理本地治療
- [ 12-01]今年前10個月全省 新增HIV病例1/4為中老年男性
- [ 07-22]法國天生感染HIV少女停藥12年 奇跡抑制病毒
- [ 02-01]網曝男藝人感染HIV 聶遠躺槍淡定否認:太無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