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住腳!揭“薩德”入韓的三大“偽命題”
2016-08-09 08:59:3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選址避實就虛 在雷達探測范圍可深入周邊國家的事實面前,韓方宣稱“薩德”選址在朝鮮半島東南一隅的星州郡是因為“充分考慮中國”,這種辯解也是蒼白的。 “因為不管部署在哪里,只要‘薩德’雷達用于監視朝鮮,就必然指向中國東北地區;如果轉換方向,則可以觀察到中國境內相當縱深的目標,”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李彬說。 楊希雨也認為,“薩德”一旦入韓,其真正戰略目標或為監視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兩國戰略導彈。 目前,美國已在日本先后部署了兩座X波段反導雷達,也就是“薩德”系統使用的雷達。韓國8月6日宣布將與日本“分享”X波段雷達的情報,這意味著韓國將與日、美共享“薩德”監測到的情報。 “三座雷達可形成聯動,構成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全球反導系統重要支柱,”楊希雨說,“大國間的戰略穩定將受到顛覆性破壞。” “薩德”入韓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韓國前外交部長、現朝鮮研究生院大學校長宋旻淳就主張,韓國需尋求“薩德”的替代方案。他在7月25日發表在韓國《中央日報》的文章中寫道:“我們應聚焦于消除部署‘薩德’的必要性本身,而不是去追究在這塊狹小的土地上的什么地方部署‘薩德’的問題。” 綁上美國“戰車” 對于外界質疑,韓國方面辯稱沒有加入美國的反導系統的計劃,韓國防長韓民求曾表示,“薩德”入韓后,韓方不會與美國的全球導彈防御系統共享信息。但他又承認,“韓美兩國之間(信息)聯動是基本”。這說法顯然相互矛盾。 觀察人士指出,技術上,在設備和部署提議全部來自美國的情況下,韓美反導系統的相互隔離根本就是說辭,在政治外交上也不可能。楊希雨說,韓美利用渲染朝鮮危險推動“薩德”入韓,將來如果所謂朝鮮威脅解除,美國恐怕也未必同意將“薩德”撤出韓國,這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指出,“薩德”入韓,意味著韓國實質性加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導彈防御體系,對大國之間的戰略平衡影響巨大。 觀察人士指出,大西洋和太平洋兩翼反導系統的構建,都表明美國追求全球反導霸權的意圖,其手法也如出一轍:就是渲染威脅。 半島局勢也在這種渲染中,一步步加劇緊張與對立。國際社會為實現半島無核化所做的努力也將遭受嚴重挫折。 “軍事是重要的安保手段之一,但單靠軍事不能解決問題,”李彬說,“‘薩德’入韓將把韓國推入更危險的困境。解決困境的典型方案就是尋求合作,找到雙贏出路。韓方不能執迷不悟。” |
相關閱讀:
- [ 08-08]韓國內“薩德”輿論分裂 樸槿惠稱接受任何指責
- [ 08-08]樸槿惠談“薩德”部署:為保護國民安全甘愿受指責
- [ 08-08]“薩德”入韓 俄羅斯不會坐視不理吞下苦果
- [ 08-07]韓國總統府稱部署“薩德”系統“不可避免”
- [ 08-06]韓國稱愿根據協定與日本共享“薩德”情報
- [ 08-05]韓市民團體:反對“薩德”是為守護東北亞和平
- [ 08-05]韓媒:樸槿惠決定部署薩德后常夢中驚醒無法入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