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用藥:“這就是我們的差距” 別嘌醇片是一種治療高尿酸血癥的常用藥。 和其他醫院不同,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風濕病科,醫生如果給病人開這種藥,電腦系統會自動彈出提示:該藥品藥效和安全與患者基因多態性相關,建議進行基因檢測。 中日友好醫院科研處處長、皮膚性病科主任崔勇說,這就是精準醫學在中日友好醫院臨床的一個應用。“別嘌醇片是一種降低尿酸的藥,如果攜帶一種特定基因的人服用,容易發生重度皮炎,死亡率也比較高,醫生就會建議患者進行基因檢測。” 記者在醫院門診了解到,一些患者對基因檢測與用藥安全之間的關系不太清楚,有些患者因為檢測需要一定費用、且基本沒有納入醫保不愿意做。 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院士說,在醫院1000多種藥里,有110多種可實現精準用藥,涉及腫瘤、心血管病等科室。 皮膚性病科有幾種重癥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癥藥疹、天皰瘡等,往往需要長期大劑量用糖皮質激素,患者需監測并防止精神異常、感染、股骨頭壞死等。 “目前,精準醫學證據顯示,如果用藥前就檢測患者個體基因組信息,就可能避免某些特有不良反應的發生,如股骨頭壞死。”崔勇說。 在發達國家,有些藥物在使用前必須知道患者基因信息;另一些藥物,建議參照患者基因特征使用,以獲得更好療效。 據介紹,目前美國藥物遺傳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知識庫收錄的199種個體化藥物中,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已將171種藥物相關基因信息標注在說明書上,歐洲藥品管理局標注了89種。 “199種個體化藥物中有116種已在國內上市,但是除了十幾種靶向藥物外,目前只有‘卡馬西平’這種藥明確需要用基因信息指導使用。這就是我們的差距。”王辰說。 為促進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中日友好醫院聯合全國20多家醫院和醫療機構,成立了中國精準醫學臨床研究和應用聯盟,建立適用于中國人群的藥物基因組學臨床研究與應用體系。 “我們已經修訂并發布了《精準醫學臨床研究與應用質量管理專家共識》,編譯并發布了116種個體化藥物的精準用藥指南初稿。”中日友好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專家王鶴堯說。 王辰建議,應協調多部門合作建立精準醫學的研究和醫療體系。國家食藥監總局應借鑒國外經驗,引導藥廠開展基于基因個體化醫療的前期研究;各大醫院應教育更多醫務人員了解精準醫學的優勢,推進個體化治療。 |
相關閱讀:
- [ 08-04]泉州百余個“愛嬰哺乳室”建成 緩解公共場所哺乳尷尬問題
- [ 08-04]《人間世》帶來的啟示
- [ 08-03]國家衛計委:引導公共場所設置規范化母嬰室 母嬰室建設將納入城市建設規劃
- [ 07-29]我國將設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負責開展兒科疑難危重癥的診斷治療
- [ 07-26]寧化首批定向委培醫學生赴鄉鎮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