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2015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比上年減少27.4%
2016-08-10 14:50:3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資料圖 中新社發 張云 攝 中新網8月10日電 國土資源部今天舉行2015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動產登記局)副司長(副局長)馮文利指出,全國耕地面積基本穩定,持續維持在20.25億畝。新增建設用地下降明顯,落實中央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馮文利稱,基于變更數據調查的分析,也可以反映出2015年土地利用與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全國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補改結合,使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得到有效落實。2015年,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明顯放緩,較2014年凈減少161萬畝下降了44.6%,全國耕地面積持續維持在20.25億畝。全年水田、水澆地共增加235萬畝,占新增耕地面積的64.7%,比2014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全國經依法批準建設的城鎮和工礦用地占用水田、水澆地面積110萬畝,同時通過土地開發以及補改結合等補充的水田、水澆地面積159.7萬畝,超出了建設占用50萬畝,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有效落實。通過調查結果可以反映出,各地嚴格保護耕地,堅守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底線,積極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在耕地面積基本穩定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耕地數量和質量并重的管護水平,取得積極成效。 第二,新增建設用地下降明顯,落實中央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總量較2014年下降了292.8萬畝,降幅達到27.4%。新增建設用地中,城市、建制鎮面積占比較2014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交通、水電、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上升了1個百分點,其中機場和港口碼頭重點項目用地面積明顯增加,分別增長了15.5%和63.8%。采礦用地較2014年減少了11.6萬畝,其中東北地區、西部地區的采礦用地下降明顯,分別下降了73%和41.7%。調查數據顯示出,在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整體下降的大環境下,各地圍繞服務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大局,努力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有保有壓,不斷提高用地審批效率,建立用地審批快速通道等,確保了重點建設項目依法依規及時用地,基礎設施用地也得到全面保障。 第三,內涵挖潛,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持續提升。2015年各地使用往年批準的土地148.4萬畝,較2014年提高了11.8%,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相當于當年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近20%,與2014年相比提高了6.8個百分點。各地大力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新疆、山東、河南等19個省份使用存量用地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提出了“總量控制、增量遞減”的節地目標。從調查結果顯示出,各地以開展閑置用地的專項督查,節約集約模范縣創建等活動為抓手,嚴格控制增量用地,積極盤活存量用地,節約集約用地效果明顯。 馮文利指出,國土資源部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堅持耕地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基本國策,圍繞“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將進一步加大調查監測的力度,全覆蓋遙感監測與全天候遙感監測雙管齊下,年度變更調查與專項調查相互補充,還將進一步加強評價分析,支撐國土資源事中事后監管,推動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落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最后還將進一步推進土地調查監測成果的共享應用,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的支撐服務能力。 |
相關閱讀:
- [ 06-29]京津滬發達城市就該大幅減少耕地
- [ 06-28]廈門將清理查處違法占地建設 推動項目盡快開工
- [ 06-28]深圳建設用地觸頂天花板 能否效仿香港模式
- [ 06-27]湖南省:全省建設用地規模不突破171萬公頃
- [ 06-27]深圳建設用地觸頂 城市更新能否效仿香港
- [ 06-27]湖南:全省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171萬公頃
- [ 06-27]國土部:2020全國建設用地控制在4072萬公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