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理論新實踐(3):深化改革,國企改革是重點
2016-08-10 21:45:01?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國有企業作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可以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國企改革的意義并不局限于國企自身,而是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串珠成線,以小改革撬動大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舞臺中發揮其作用。 7月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了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指示,為習近平經濟理論又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習近平經濟理論體系里,國有企業應該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著力創新體制機制 ——發揮改革帶動作用 ——實施薪酬體制改革 ——確立判斷成敗標準 做強做優做大 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起支柱作用,因此,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據了解,廣東連續三年將國企改革列為重點改革任務之首,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根本目標,扎實推進國企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2015年底,廣東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59178.81億元,凈資產19954.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53%、24.43%;資產負債率66.3%,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2015年,省、市兩級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利潤1470.3億元,同比增長17.5%,比營業收入增幅高18個百分點。其中,省屬企業實現利潤217.6億元,同比增長5.5%,比營業收入增幅高14.1個百分點。 2015全年,廣東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排名全國第二、第三和第一。 創新體制機制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因此,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上海在國企改革過程中,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紅利很大程度上得到釋放,不少舉措在全國范圍都具有示范效應。首先是分類定責,72%的企業被歸于競爭類,明確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考核和激勵緊緊跟上,引逼結合,讓企業心無旁騖。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上海先后完成綠地集團、現代設計集團、上海城建、華誼集團整體上市。上海計劃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國資委系統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 除此之外,上海還多管齊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港集團2014年底推進的員工持股就是一個例子。上港72%的員工選擇投資自己所在的企業,紛紛頂格購買15萬股。從員工到股東,身份之變所帶來了一系列深入變化,員工比以前更關心企業盈利,在職代會上,也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真正把自己當做企業的主人翁,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以發揮、釋放。 發揮帶動作用 國有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載體,理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要求,推進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布局優化。 今年,上海國企計劃新增投入404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85%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領域。 廣東則優化國有資本投向,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向基礎性、公共性、平臺性、資源性、引領性等關鍵領域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以及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產業的行業集中。目前廣東準公共性行業資產總額超過6000億元,約占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的54%。 同時,廣東還制定了全省國有企業出清重組“僵尸企業”、促進國資結構優化的指導意見以及省屬國有企業實施方案,明確國有企業作為出清重組的責任主體,調查摸清全省國有“僵尸企業”底數,并劃分為關停企業和特困企業兩大類,力爭用2-3年時間完成全省出清重組任務。 改革薪酬體制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我國企業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但一直以來,央企高管薪酬制度仍存在著薪酬水平總體偏高、薪酬結構不合理等弊病,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公平正義。 為改變這一狀況,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首批改革涉及72家央企的負責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53家央企,以及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 在地方,浙江省發布了《關于深化省管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改革后,職工平均工資成為本次改革中確定負責人薪酬水平的關鍵,根據浙江職工平均工資基數9.71萬元,省管國企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將下調31.5%。 浙江還作出規定,國企負責人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和繳納住房公積金,其享受的待遇一并納入薪酬體系統籌管理,不得再享受企業內部以各種名義發放的津貼、補貼、費用和其他福利性貨幣收入。 除了浙江,《重慶市深化市管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也已經審議通過,四川省、湖北省等均成立了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而按照廣東省新的薪酬體系,國企負責人將普遍降薪30%。 判斷成敗標準 對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習近平經濟理論還包括判斷改革成敗的標準,即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一重要論斷,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現實針對性。 目前,國企改革已經到了從若干子方案全面深化至頂層總體設計的關鍵時刻,到了從“設計圖”轉入“施工圖”的關鍵時刻,臺基怎么壘?梁柱怎么架?框架怎么搭? 方向決定命運。國企改革如果沒有判斷成敗的標準,人們就會失去方向,無所措手足。這“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提出,及時為我們撥清了迷霧、校準了方位,使人們在國企改革的長路上有方向可依,有路徑可循,內涵豐富,價值深遠,為推進國企改革、做大做強做優國企提供了根本指導。 習近平關于國企改革的這些論述和措施,一條條,一項項,層次分明,而又融會貫通。一如既往地綻放著習近平經濟理論的特點:以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為依歸,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手段,立足于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辨證施治,久久為功,終收實效。(張巖) |
相關閱讀:
- [ 08-10]習近平就巴基斯坦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向巴總統侯賽因致慰問電
- [ 08-10]習近平談奧運精神:戰勝自我 超越自我
- [ 08-10]從百年奧運到體育強國 習近平帶領中華兒女這樣走
- [ 08-10]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要強化陸軍轉型建設的政治保證
- [ 08-10]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狠抓落實重要論述摘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