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10日電(記者趙小娜)歐洲食品安全局1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為牛群接種疫苗是控制牛結節性皮膚病傳播最有效的途徑。 牛結節性皮膚病又稱牛結節疹、牛結節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膚病,是由疙瘩皮膚病病毒引起的一種牛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病牛發熱、消瘦,淋巴結腫大,皮膚水腫并局部形成堅硬的結節或潰瘍,能引起牛產奶量暫時性下降、公牛暫時或永久性不育等,甚至因為繼發細菌感染而導致動物死亡。 牛結節性皮膚病最早在1929年發現于贊比亞,然后傳入南非,近年來在非洲很多國家肆虐。2012年后,該病由中東傳播至東南歐,在希臘、保加利亞等巴爾干國家迅速蔓延。這一傳染病對牛群危害較大,歐盟目前規定,一旦發現就必須撲殺病毒傳播范圍內的全部易感染動物。 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專家研究對比了控制牛結節性皮膚病傳播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后得出結論認為,接種疫苗最有效。專家稱,在牛群全部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局部撲殺染病牛同樣能夠有效地徹底清除病毒,而無須像歐盟現行規定那樣撲殺病毒傳播范圍內的全部易感染動物。 歐洲食品安全局警告說,目前該病在歐洲地區進一步擴散的風險仍然很高。專家建議,歐洲各國應采取一致行動,統一給牛群接種疫苗。 中國目前還沒有發現過牛結節性皮膚病。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研究顯示,在這一病毒傳入某一國家或地區之前給牛群接種疫苗,預防效果最佳。 |
相關閱讀:
- [ 08-09]河北女嬰低燒接種疫苗致殘 14年后獲賠48萬元
- [ 06-08]莆田檢驗檢疫局:出境謹防霍亂 接種疫苗可保護
- [ 05-25]近期廈門麻疹同比明顯上升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手段
- [ 04-13]國家衛計委希望公眾消除疑慮及時接種疫苗
- [ 04-13]國家衛計委希望公眾消除疑慮及時接種疫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