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三號衛星。該衛星是我國首顆分辨率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將顯著提升我國對地遙感觀測能力,是高分專項工程實現時空協調、全天候、全天時對地觀測目標的重要基礎。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總設計師童旭東介紹,在高分專項規劃的衛星中,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等衛星,以及正在研制的高分五號、六號、七號等衛星多為光學遙感衛星,可提供高精度光學對地觀測遙感數據。而高分三號微波遙感衛星與光學遙感衛星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陰晴雷雨,獲取穩定可靠、基于相控陣體制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 憑借這一特點,高分三號衛星將極大改善我國民用天基高分辨率SAR數據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為海洋、減災、水利、氣象等多個領域提供重要技術支撐,使我國天基遙感跨入全天時、全天候、定量化、米級應用時代。 進一步滿足海洋監測需求 高分三號衛星將圍繞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目標監視、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權益維護和防災減災等應用,滿足相關行業對海洋全天時、全天候、近實時的監視監測需求。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師蔣興偉介紹,在海洋權益維護方面,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島礁人工設施、海上船舶、海上油氣平臺監視數據,可為海洋權益維護提供信息服務和輔助決策支持。 在海洋防災減災及應對海上重大環境事件方面,該衛星能提供我國臨近海域的風暴潮、熱帶氣旋、海冰、海面溢油、綠潮信息,同時為災害監測和評估、應對重大環境事件提供地理空間信息支持。 在海洋動力環境監測中,該衛星通過獲取高分辨率海浪、海面風場、淺海水下地形、中尺度渦和鋒面數據,能夠為全球海洋動力環境研究提供支撐,為沿海核電站、海外重大工程論證、運行提供海洋環境監測保障。 在海岸帶綜合管理與海域使用管理方面,該衛星可以獲取海岸變遷、海岸帶植被、海岸類型、海岸帶地質與生態環境、海岸人工設施、海域使用功能區劃等監測數據,可為海岸帶綜合管理與海域使用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 可在減災、水利、氣象行業大顯身手 高分三號衛星能有效填補載荷類型、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極化性能等方面的空白,是“天—地—現場”一體化的災害監測評估網絡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尤其在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冰凌、海冰、旱災、雪災、臺風等災害領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我國常發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以及自然資源產生嚴重威脅,而高分辨率全極化SAR數據在建筑物識別分析、滑坡體形態特征提取、地表形變定量測算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可為有效監測和定量評價提供信息,以幫助安置災民、調配救援力量和指導災后重建。 高分三號衛星能在水利行業發揮作用,主要用于洪澇災害監測與評估、旱災監測與評估、涉水地質災害調查、水資源評價與管理、水環境監測以及水土保持監測等方面。 此外,高分三號衛星能夠提高氣象監測精度和災害管理水平,提升突發氣象事件快速響應能力,填補我國氣象自主高分辨多極化SAR遙感數據空白。該衛星對陸地強降水米級分辨率的監測能夠有效提高降水的落區地理精度,能夠針對性協助應對小尺度極端天氣的影響;對強降水區域形狀和強度的識別,配合地面河道走向等地理信息,能夠協助評估洪澇等水患影響;對臺風區域高分辨率的強降水的監測,能夠協助螺旋雨帶精確定位和強度評估,配合地基雷達數據,為沿海抵御臺風影響提供高精度信息。 (科技日報北京8月10日電) |
相關閱讀:
- [ 08-10]福清首例私營衛星電視設備者被起訴
- [ 08-07]俄羅斯將助伊朗造遙感衛星 預計耗時兩年
- [ 08-07]天通一號01星成功發射 系我國首顆移動通信衛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