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道 美媒稱,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市對外國購房者實施了新的住宅房產稅,成為最新一個試圖限制外國投資者的地方。北京的Tommy Li就是受到影響的人之一。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1日刊登題為《加拿大等地試圖通過征稅來驅逐外國購房者》報道,Li說,他的妻子去年辭職后陪同現年12歲的兒子去溫哥華上學。在一家美國技術公司工作的Li留在北京為妻子和兒子提供支持。這家人今年早些時候以40萬加元(合30.49萬美元)購買了溫哥華仍在建設中的一套公寓。 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宣布從8月2日開始對溫哥華的外國購房者額外征收房屋價值15%的轉讓稅后,Li需要多付6萬加元。 Li表示,鑒于中國國內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也導致了很多問題,他理解為什么會出臺這樣的政策。但他說,他們并不是投資者。 這項新稅是最近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地政府試圖限制進入本地房地產市場的外資規模而采取的最新措施,目的是防止本地房價進一步上漲。 但即便這些措施在很多地方相繼推出,經濟學家和其他人對這些措施是否明智、甚至是否有效持不同看法。 像溫哥華征收房產稅這樣的本地政策的效力可能會因為一些全球性動向而打折扣,這些動向包括低利率使得房地產抵押貸款成本更低。 此外,這樣的稅收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很難說,因為此舉通常屬于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這些措施也可能是導致房價發生變化的原因。 房產中介稱,一些人找到了變通方法,例如把房產放在親戚的名下。而且一個地方對外國買家征稅,那么這些買家就會到另外一個城市去買房。一些經濟學家警告稱,溫哥華征收房產稅的舉措可能會導致包括多倫多在內的其他城市出現更多外國人買房的現象,這些城市的房價也已經大幅上漲。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此前稱,新征收的房產稅以及對未入住房產征收空置稅是為了保持房價處于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的水平。大溫哥華區房地產局(The 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稱,根據他們的計算,截止7月份的一年里,一處典型溫哥華房產的基準價格上漲了33%,至93.04萬加元。 一些人認為新規能夠起到作用。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經濟學家瓜蒂耶里(Sal Guatieri)表示,考慮到房價已經很高、大部分溫哥華市場的房價已變得無法負擔,無論如何,房價的上漲速度勢必會減緩。他表示,新規肯定會帶來一些降溫的壓力。 克拉克表示,即便新規不能嚇退外國投資者,政府的稅收將增加,而政府打算將這些稅收用于提供可負擔得起的住房。 另一些人士則稱,政府不應該關注購房者是誰,而應該關注購房者是否對當地經濟做出貢獻。 溫哥華一個名為“為本地納稅人的房屋行動”(Housing Action for Local Taxpayers)組織的成員Justin Fung稱,與政府采取的措施相比,他更傾向于一個不同的方法。他支持的提議是,實施一項全面的房地產附加稅,而該稅可以用房主的地區和全國所得稅抵扣。 Fung表示,如果一個人努力工作,在溫哥華謀生,而且愿意工作,那么他(她)有權在這個城市擁有一套負擔得起的房子。Fung在溫哥華長大并在技術領域工作。 |
相關閱讀:
- [ 08-06]溫哥華校園設睡眠艙供學生小憩
- [ 07-27]溫哥華對外國購房者加征15%房產交易稅
- [ 07-26]廈航開通溫哥華航線 實現“歐美澳”全覆蓋
- [ 07-26]溫哥華市政府計劃2030年達成民居零碳排放 減排建筑政策醞釀中
- [ 07-26]廈航開通廈門-溫哥華航線 12小時從廈門直飛北美
- [ 07-26]廈門可直飛溫哥華 旅客可節省5-8小時飛行時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