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8月12日公布7月份國民經濟相關數據,并介紹了基本運行情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7月份,受國內部分地區遭遇較重洪澇災害和高溫酷暑以及國內外市場需求疲弱等因素影響,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但就業和物價形勢穩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力推進,新興動力繼續累積,國民經濟形緩勢穩,仍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大勢沒有改變。 合理區間內波動 7月份,中國一些經濟指標增速出現回落。根據統計局數據,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2%,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比1-6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 “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都相對復雜的背景下,經濟增速小幅波動很正常,不必對此‘大驚小怪’。就7月份而言,一方面,世界經濟仍相對低迷,如日前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就大幅低于預期;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由此帶來的短期壓力也在加大。”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盛來運表示,7月份,洪澇災害比較嚴重,高溫酷暑天氣對一些地區的生產經營帶來大于預期的影響,最近數據顯示,全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從工業、投資、交通運輸相關指標看,這些地區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盡管增速有所回落,但一些指標顯示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為0.52%,比上月加快0.02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接近8%。就業和物價表現非常穩定,7月份,25-59歲階段主力從業人員調查失業率總體下降,CPI上漲1.8%。 結構優化中調整 “當前的中國經濟從點到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在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同時,高技術產業加快推進,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化解傳統落后產能初顯成效,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趙錫軍說。 數據顯示,7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2%,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原煤生產同比下降10.1%,粗鋼產量下降0.5%……經濟結構優化帶來的優勢逐漸顯現。 此外,新經濟和新動能加快孕育成長。7月份,新能源汽車增長52.5%,網上購物繼續保持近30%的增速;1-6月,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6%。 “現在中國新動能成長很快,但目前這個階段體量還不夠大,還難以對沖傳統產業調整帶來的壓力,所以整個經濟中大家感覺下行壓力比較大。”盛來運表示,實際上內生結構和動力正在發生深刻積極的變化,這就是我們說中國經濟“形有波動,勢仍向好”的重要理由。 多點支撐下增長 挑戰不可避免,但中國經濟具備承壓實現穩中向好的基礎與條件。趙錫軍指出,要讓經濟在壓力中“突圍”,就要多點發力,既優化傳統動能,又發展新動能,并不斷改善經濟結構。而中國經濟目前正在這樣的軌道上運行,其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推進是一個重要著力點。 “如果我們能繼續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并充分落實中央提出的各項改革與穩增長措施,同時重視穩定市場預期,繼續推動投資穩定增長,那么,中國將能夠實現經濟穩中向好。”趙錫軍說。 當前,穩定的政策環境已經在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預期。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相機、靈活調控,把握好重點、節奏、力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宏觀環境。 盛來運指出,就投資而言,未來雖有壓力,但也有支撐投資穩定增長的有利條件。比如,在民間投資方面,政策效應在繼續發揮;基礎設施投資還有很大空間,中國人均公共設施資本存量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
相關閱讀:
- [ 08-12]趙虎啟:“出口五連增”傳遞中國經濟積極向好信號
- [ 08-11]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經濟帶來新動力
- [ 08-10]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經濟帶來新動力
- [ 08-09]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經濟帶來新動力
- [ 08-09]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經濟帶來新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