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違規支付機構牌照順利續展 央行怎么說?
2016-08-13 19:33: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陳暉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專電 題:部分違規支付機構牌照順利續展 央行怎么說? 新華社記者吳雨、劉錚 日前,央行續展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許可證》,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和銀聯商務有限公司也順利通過,而上月這兩家機構剛因嚴重違規收到央行開出的大額“罰單”。對此,央行表示,規范支付服務市場發展需要一定的監管包容度,續展是為避免對市場產生較大沖擊。 近期央行對通聯支付、銀聯商務開展了銀行卡收單業務檢查,發現存在未落實商戶實名制、變造銀行卡交易信息等嚴重違規行為,依法沒收兩家企業違法所得合計超900萬元,處以罰款合計超3700萬元。 對于這兩家機構續展獲準通過,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監管機構可以通過續展評判支付機構合規運營、風險防控、客戶權益保障等能力,但續展工作畢竟不同于行政處罰,與注銷《支付業務許可證》等處罰措施不同。 非銀行支付機構正式納入央行監管至今僅有5年,相關制度、監管措施等仍在逐步建立健全中。相對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普遍存在創新沖動有余、合規意識不足的問題。 近年來,央行多次開展專項檢查,重拳整肅支付市場,部分非銀行支付機構因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交易監測不到位、外包服務管理不規范等原因被央行處罰,有的機構甚至多次收到“罰單”。 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一段時期內央行原則上不會增加新機構的審批,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范引導工作,結合支付行業發展情況和趨勢,從嚴開展審慎續展。 此次央行續展牌照的同時,對發生過嚴重違法違規或風險事件的部分機構調減了支付業務類型或覆蓋范圍,其中上海匯付和易寶支付停止在湖南、河南、吉林等地區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支付服務市場的規范發展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定的監管包容度。”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被處罰的支付機構涉及商戶和消費者較多、交易量巨大,不予續展將對支付服務市場產生較大沖擊,不利于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
相關閱讀:
- [ 08-13]部分支付機構因嚴重違規等被調減業務類型或覆蓋范圍
- [ 08-12]福州市民今起可為他人“一鍵叫車” 車費用現金支付
- [ 08-12]銀行卡支付安全誰來保障
- [ 08-12]福州市民今起可為他人“一鍵叫車” 車費用現金支付
- [ 08-11]微信支付兩次 第一筆款神秘失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