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代祥)最近,山東接連曝出篡改考生志愿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山東單縣高三學生陳某因篡改兩名同學高考志愿,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青島考生郭某篡改同學常某的志愿,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面對不時發生的惡劣篡改事件,還得加緊樹起“火爐效應”。 這些年來,高考移民、身份信息作假以獲加分,甚至考場作弊、冒名頂替時有發生,傷害著高考公平,戕害著社會公平正義。試想,當羅彩霞、王娜娜們等被冒名頂替之后,她們的人生軌跡被輕率改寫,其人生得付出多少額外的艱辛?而頂替者卻輕易強奪了他人的奮斗果實。如果此次山東的幾位考生不是因及時發現志愿被篡改而報案,那么,誰敢說多年以后,他們不會重蹈羅彩霞、王娜娜那樣的悲情人生? 惡意篡改同學的志愿,是定向損害同學的權益,試圖以犧牲同窗的前途來增大自己的機會。這種精準傷害,更令人傷心。 公平是社會穩定器。篡改別人志愿、損害別人權益來自利,已涉嫌違法違規,必須付出相應代價。事實上,當事人也是處在人生妙齡,一些人本來也可以邁入大學,他們因篡改同學志愿而受到處罰,難免讓我們有了別樣的情感糾結。但高考違規和類似頻發事件證明,加強傳播法治理念、進一步強化違法必受嚴懲的火爐效應,顯得何其必要。因此,讓考生懂得失、知進退,既是對考生的保護,也是呵護彌足珍貴的公平正義。 |
相關閱讀:
- [ 08-05]青島被惡意篡改高考志愿考生獲追加錄取
- [ 08-05]山東被篡改志愿考生:只想上陜師大 沒想追責
- [ 08-05]篡改志愿,“分數改變命運”的悲劇
- [ 08-04]膠州考生志愿被篡改 警方介入調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