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培訓農民工這件好事兒,怎樣才能做得有實效、不跑偏?四川德陽有一套做法:企業“下單”,院校培養,產學緊密銜接;實訓課占培訓課程的六成,畢業就能上崗;結合市場需求、農民工能力與意愿,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培訓效果,給院校撥付補貼;農民工取得較高級別執業資格證書的,給予獎勵。 隨著兩臺機械臂緩緩收攏,李航如釋重負地長吁一口氣。為了這場實際操作考試,他已參加培訓整整4個月。同他一起通過考試的,還有70多名學員,他們都是德陽市農民工培訓項目的受益者。市里組織的這次免費培訓,讓他們從此有了機械操作專業的中等職業資格。 德陽是四川的經濟大市,去年全市工業化程度高于城鎮化7.8個百分點,產業工人需求量不斷擴大。同時,德陽全市農村輸出勞動力常年在百萬以上,農民工培訓成為應對產業用工需求的重要途徑。 產業升級,呼喚勞動力升級跟進 據德陽市經信委副主任李世琪介紹,全市有裝備制造企業1500余家,擁有一批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裝制造企業。裝備制造業已建設成為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的產業集群,同時也是四川省優勢產業。 “去年以來,德陽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促進傳統裝備制造工藝流程、產品、功能升級。德陽裝備正在實現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轉變。”李世琪表示,以前的產業工人規模已不能滿足不斷改進、升級的產業鏈條了。 僅今年第一季度,德陽市便有10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98.5億元。“階段性用工需求巨大,工業服務、維修等行業急需技術工人。”市招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市內一些重型裝備企業成立了服務事業部,中小企業與裝備龍頭企業在專業化、精細化等方面也有所增強,這些均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撐。 另一方面,技能停留在基礎層面的大量農民工,則感受到了就業壓力。“沒有過硬的本事,工作真是越來越難找了。”之前只參加過普通紡織工藝培訓的農民工張迅表示,隨著工業化提檔升級,只有傳統工業技能的農民工已不再“吃香”。 “一方面,我們有較為富余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產業升級造成了大量技工崗位缺人。”李世琪認為,發展長效的農民工培訓機制,正當其時。 |
相關閱讀:
- [ 08-12]周寧縣召開慢性病管理和分級診療培訓會
- [ 08-12]光澤縣杭川鎮杭東社區為計生育齡群眾開展電子商務培訓
- [ 08-12]新羅區流動人口子女免費參加暑期培訓
- [ 08-12]我縣舉辦內河安全培訓和水上安全演練
- [ 08-12]天價培訓坑有多深:高端是噱頭 “保過”玩概率游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