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合作社大門緊閉。 有人急用錢,負責人失聯 有村民要娶兒媳用錢,信貸員取錢時發現合作社負責人徐書生“跑”了,這才發現出大事了。 村民李孝中,今年58歲。他告訴京華時報記者,自己22歲的兒子原定于今年10月份娶媳婦,眼下正需用錢,彩禮錢、酒席錢加一起要17萬元左右。 這些年,李孝中去過北京、天津做綠化工人,也在滄州本地做過建筑工,搬磚、砌墻、建房等力氣活都干過。以前,李孝中把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存入位于鄰鄉街上的潞灌鄉農村信用社,2012年,他聽說很多村民把錢存在了村里信貸員處,自己就先取了2萬元,交給本村信貸員陳國良,并于一年之后取到了1200元的利息現金。到2016年,李孝中家已在合作社存了21萬元錢,“這一輩子就攢下這么多錢,主要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 7月26日,李孝中給村子里的信貸員陳國良打電話,“我說我們家現在用錢,27日或28日能拿到錢就行,他說可以”。但當晚7點多,李孝中就聽鄰居說合作社的負責人徐書生“跑”了,他趕緊繼續給陳國良打電話,但提示對方無法接通,“找不到人,只能等著”。 記者從石莊村的村民代表、73歲的村民石景友了解到,據村民粗略統計,該村80%農戶都在信貸員處存錢了,共計700余萬元,“多的20多萬,少的1萬多,很多村民直接把錢從其他銀行取出來放在這里”。 信貸員拉活兒,萬元賺50元 徐書生下面有15個信貸員,涉及10多個村莊,這些人是徐的同學或親戚,他們都是村里信用度很高的人。 寨子鎮龐建莊村的村民韓廣利就是其中一位信貸員。8月11日晚,記者見到了取保候審的韓廣利。 韓廣利介紹,他原本在當地做泥瓦工,和徐書生是表親關系。2014年11月,他到徐書生家走親戚時,徐書生勸他跟著自己干信貸,讓他們村誰要存錢可以存在徐書生這里,1萬元1年能比存在銀行多拿五六十元的利息,同時,韓廣利每拉來1萬元,徐書生就給他50元錢的分成,“活期的存款不給”。 韓廣利稱,徐書生告訴他,讓村民在他那里存款的行為是合法的,“他說是國家允許的,正常營業好幾年了,基于親戚關系,加上社會上他的口碑也很好,以前是老師,后來當過校長,把錢存在這里和存在銀行性質是一樣的,利息還高一些”。 村民把錢交給他后,他再把錢交給徐書生,從徐書生處拿到存錢憑證,再交給存款村民。龐建莊村村民一共在徐書生處存了55萬元,包括韓廣利自己存的33萬,以及其他15戶村民的共計22萬元。 韓廣利還證實,在信貸員這里存的基本上都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年輕人自己都有銀行卡”。他稱,徐書生下面有15個信貸員,涉及10多個村莊,“這些信貸員有的和徐書生是同學,有的是親戚,他給好幾個信貸員發了聘書,因為我們是親戚,所以沒給我發。信貸員都是在村里信用度很高的人,我們只是幫村民跑腿”。 但7月26日早上,韓廣利接到了石莊村的信貸員陳國良的電話,“他說徐書生跑了,我說你怎么知道,他說他聽說了”。韓廣利說,頭一天就有信貸員聽說了此事,他和其他多名信貸員去了合作社在寨子鎮上的營業點,發現大門緊閉,徐書生的電話也關機,家里也沒人。 “這個營業點以前從來沒關過門,即使過年關門也會通知信貸員什么時候開門,徐書生的手機從來沒關過機,一直都通,我們就認為他可能真的跑了”,韓廣利稱,7月26日上午,包括他在內的9名信貸員來到南皮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報警。 7月27日,200多名寨子鎮村民來到縣政府,要求政府妥善處理此事。次日,在政府的要求下,各村信貸員帶著村民到寨子鎮政府核實票據。 7月29日上午10點左右,韓廣利又接到鎮政府的電話,讓信貸員們統一到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核實賬目。他于當天下午3點趕到經偵大隊時,其他信貸員都到了,“一人一屋,分開問話”。 民警給韓廣利做了詢問筆錄,問他什么時候開始做的,村民通過他在徐書生處存錢數目、給村民的利息及給他的提成,以及和徐書生的關系等問題。約兩個小時后,詢問結束,他被警方刑事拘留,隨后被送到南皮縣看守所。其他信貸員也均被刑事拘留。 韓廣利稱,被關期間他被提審兩次,問的問題與第一次的筆錄內容相同。8月5日,韓廣利向村民做出3年還清借款的承諾,村民們出具書面材料表示諒解,由村委會和鎮政府做擔保后,韓廣利取保候審回到家中,“剛出事時我就告訴村民,請放心,即使徐書生不還,我也會還,不還清我的良心也過不去”。 韓廣利稱,他在7月26日和10多個信貸員碰頭時了解到,此事涉及10多個村子,包括數百戶村民總共2600余萬元,“我們信貸員只知道往里面存錢,不知道錢去哪兒了”。 徐書生家的大門緊閉。 |
相關閱讀:
- [ 08-09]建陽區科協調研西山養蜂合作社
- [ 08-04]區科協深入莒口調研西山養蜂合作社
- [ 07-28]武夷山嵐谷鄉合作社精準發力 助力貧困戶脫貧
- [ 07-19]順昌果蔬合作社投資 筍精深加工電子商務平臺試運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