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日媒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研究員小林久隆等人在本月17日發行的美國醫學雜志《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研究成果稱,開發出了通過近紅外線照射激活攻擊癌細胞的免疫細胞淋巴球來消滅癌細胞的療法。 據稱,通過小白鼠實驗確認了該療法對轉移癌也有效。 報道稱,淋巴球中有防止錯誤地攻擊自身、發揮阻攔作用的細胞。癌癥的免疫療法會激活全身的淋巴球,因此存在著發生攻擊健康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的風險,但是減弱激活程度就會減弱治療效果,這是尚未解決的難題。 而此次開發的療法是僅破壞針對癌細胞的阻攔作用。小林稱“有可能成為消除這一矛盾的強效藥”。 小林等人使用了在特定波長的近紅外線照射下會破壞周邊細胞的化學物質,并將該物質和容易與發揮阻攔作用的“調節T細胞”結合的分子組合成了復合體。 將該復合體注射給移植了癌細胞的小白鼠,并僅在癌細胞上照射近紅外線。結果顯示,調節T細胞被破壞,激活了淋巴球,癌細胞減少,存活時間變長。 在將同一種癌細胞移植到不同部位、模擬轉移癌的實驗中,僅照射一個部位后,未照射的其他部位的癌細胞也減少了。分析認為,這是由于被照射的癌細胞內的淋巴球被激活后進入血液流向全身,并僅將特征相似的轉移癌識別為攻擊對象。 |
相關閱讀:
- [ 08-16]重慶青年民警汪浩與病魔抗爭:在工作中找尋生命存在的價值
- [ 08-05]臺灣民眾2015年十大死因:癌癥連續34年稱霸
- [ 08-04]警惕“吃”進去的致癌物 不良飲食危害大
- [ 08-02]滴血就能測癌?十年內或成真
- [ 07-26]巨星善舉頻頻 C羅捐2百萬救助癌癥兒童
- [ 07-19]打宮頸癌疫苗今后不用跑港臺 首支疫苗獲準中國上市
- [ 07-06]特寫:“孩子,癌癥并不可怕”——訪埃及兒童癌癥醫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