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拉薩8月20日電 (記者 陳韜彬)北京時間8月20日1時30分,中國藏族選手切陽什姐再次站上奧運女子20公里競走決賽。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以她為原型而創作的勵志體育電影《八萬里》,近日在拉薩首映。 四年前的倫敦奧運會,切陽什姐打破亞洲紀錄,在摘走銅牌(后遞補獲得銀牌)的同時,也成為首位奪得奧運會獎牌的藏族運動員。 《八萬里》以切陽什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講述了一位漢族教練扎根西部,重拾自我,并帶領和培養高原兒女為奧運拼搏的故事。影片中,一個曾經懷揣奧運夢想的長跑者,在經歷了傷痛和失敗之后,來到雪域高原放逐自己。除了空曠壯美的草原,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場馬背上的角逐。他驚奇地發現一個9歲的“假小子”,跌落馬背卻又奮起直追的不屈,依稀點亮了他內心已覆滅的火種。 資料圖:切陽什姐。記者 富田 攝 “這一次點亮,就此開啟了高原兒女的夢想之旅,撞擊出一段深厚的師徒情感。切陽什姐一步一步從高原走向奧運。”該片導演科克·阿旺丹增介紹道。 在他看來,《八萬里》是一部體育類型片,但更是一部人性片。 “這部片子更關注的是中國基層體育,特別是條件最艱苦的西部高原地區。中國這一類型的電影太少了。”科克說,“《八萬里》片中的矛盾沖突往往是通過人的內心來展現。我們基層的體育工作者,除了面對平常的工作外,大部分是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爭斗和掙扎是最重要。人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大家都覺得沒有希望的地方,如何把自己變為希望。” 中國目前體育人才的選拔方式主要是從基層挖掘“好苗子”,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輸送,直至國家隊。“如果沒有基層體育工作者辛苦的工作和發現,很多體育工作是沒法開展的,這是中國體育的一大特色。”科克繼續說道。 但在條件艱苦的高海拔地區,影片中這位教練的每一次良苦用心,到最后都可能成為“分別”,因為他培養的孩子有的要離開了、有的要上學了、有的要挖蟲草了…… “也許就是在這千千萬萬的‘分別’中才能發現“真金”,最后堅持下來的也許就這么一個。他真的不知道,培養了那么多最后都去哪了。但他永遠會堅守自己,給自己一個‘八萬里’,自己來跑,在崗位上來完成他自己的‘八萬里’。” 科克表示,該片不僅是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群體(基層集體工作者)、一個民族團結的群像雕塑,“‘八萬里’不僅僅是訓練的里程,更是每個人百轉千回的心路歷程。” 《八萬里》主創團隊表示,選擇在里約奧運期間首映,正是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高原體育;同時也是向奧運健兒致敬、加油,為所有奔跑在夢想道路上的青少年助威。 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女子20公里競走決賽,切陽什姐在12公里后因體能透支,漸漸從第一集團掉落,但憑著一股狠勁,咬牙堅持,在14公里時重新追上第一集團,并最終獲得第五名。 科克和主創團隊們一直熬夜守護在電視機旁關注著切陽什姐,在他看來,參與奧運才是最重要的,雖然最終沒能登上領獎臺,但切陽什姐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堅持讓世界見識了藏族人的堅強。“她在我們心中永遠是第一名,只要在那個賽道上,就是最棒的。”(完) |
相關閱讀:
- [ 08-20]閩籍擊劍國手里約奧運男花團體賽獲第五名
- [ 08-20]約旦摘奧運史上首金,匹克軍團狂攬3金2銀3銅!
- [ 08-20]【里約奧運】夢想的堅守
- [ 08-20]【里約奧運】夢想的堅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