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8月22日電(記者 張浪)記者22日從四川省紀委監察廳獲悉,該省7月15日統一撤銷廉政賬戶的公告發布后,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要求,統一撤銷141個廉政賬戶,將賬戶余額全部移交同級財政部門,上交國庫。 四川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4年,為配合開展領導干部收送現金有價證券問題專項治理,四川省紀委監察廳對外公布了廉政賬戶。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根據需要,大部分設立了廉政賬戶。廉政賬戶在一定歷史時期,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了解,兩年前,四川針對中央第九巡視組反饋意見,從2014年11月至12月15日,在全省范圍集中開展過一次領導干部收受“紅包”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專項整治工作中,省市兩級紀委公布了相關賬戶,要求黨員干部對無法拒收的紅包禮金限期上交。否則,一經查實,嚴懲不貸。“就正面效果而言,廉政賬戶為部分黨員干部上交無法退回或不便退回的禮金設立了一個‘綠色通道’,起到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省紀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那次整治活動中,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收到黨員干部主動上交紅包禮金5265萬余元。 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廉政賬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廉政賬戶一般由當地紀委和銀行共同管理,賬戶只存入,不支取,可以匿名上交,所存款項統一由紀委定期上交國庫。”該負責人說,廉政賬戶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實踐過程中,被一些人鉆了空子:比如有人只上交受賄的“小頭”,卻將“大頭”收入私囊,把繳款當做“擋箭牌”;有人被舉報后,搶在調查前通過賬戶繳納禮金,試圖瞞天過海…… 針對這些問題,四川紀委相關負責人指出,要充分認識廉政賬戶作為不記名上交違紀款項的渠道,雖然在一定歷史階段起過積極作用,但也讓一些黨員干部心存僥幸,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規收送禮金問題糾而不絕、反復發生,甚至成為少數腐敗分子規避紀律追究和法律制裁的工具。 今年7月,四川省紀委組織專題研討會,從規定解讀、政策研討、紀律審查實踐等方面,對撤銷廉政賬戶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省紀委統一安排,對本地區、本單位設立的廉政賬戶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準確登記141個廉政賬戶的戶名、開戶銀行、賬號、設立時間、余額等基本情況,填寫情況登記表,并加強與開戶銀行、財政部門等溝通協調,做好統一撤銷廉政賬戶的準備和實施工作。(完) |
相關閱讀:
- [ 08-21]“清風鑄海魂”廉政書畫筆會舉行
- [ 08-19]武夷山供電:積極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學習
- [ 08-16]廣東廉政賬戶一律注銷 收紅包算是頂風違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