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近日,重慶市金融辦、銀監局、教委聯合發布關于重慶市校園網貸實行負面清單制度的通知,對校園網貸列出“八個不得”的負面清單,包括不得僅憑學生身份證、學生證等低門檻方式發放貸款;未取得家長、監護人或者其他管理人等第二還款來源方書面同意愿意代為還款,不得向學生發放貸款;不得使用非法手段暴力催收;不得泄露、惡意曝光或非法使用學生個人信息等內容。 沒有收入的大學生,卻被一些不良網貸平臺視為“優質客戶”。利用虛假宣傳、降低信貸門檻等方式,變相發放高利貸,誘導在校學生過度透支消費,并通過恐嚇、脅迫等非法手段進行催收,從中牟取暴利。一些學生卻因陷入“高利貸”“連環貸”的陷阱而難以脫身,甚至不乏因此而走上不歸路者。 校園貸的瘋狂,與少數大學生過度追求物質享受、過度消費有關,也與大學生思想單純,金融方面的識別能力和風險意識弱有關。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培養理性消費的習慣,提高他們的風險意識,增強抵制誘惑的能力,是大學教育應有的內容。重慶在此基礎之上,對校內校園貸情況進行了排查,經過教育宣傳,及時打消了有傾向學生的錯誤的想法。 校園貸之所以瘋狂,監管不到位是重要因素。重慶通過建立對校園網貸的日常監測、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列出“八個不得”的負面清單,依法依規處置和打擊不良網貸平臺和個人,切實防范不良網貸潛在的風險。 在做好日常監管的基礎上,還需要把專項檢查和整治做好。重慶把校園網貸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全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范疇,重點優先部署對校園網貸平臺的摸底排查與集中整治工作,摸清風險底數,防止風險蔓延。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的結合,給校園貨這只老虎趕進了籠子,捆緊了其爪牙,自然也就不會出來吃人。 滿足少數學生合理的金融需求。校園貸的瘋狂,與少數大學生錯誤的消費觀有關,也有一部分,是確實有困難的學生有合理的金融需求。重慶在堵的同時,也對資助和貸款政策進行了完善,加大了資助力度,合理疏導和滿足大學生的金融需求。今年,政府資助、高校資助和社會資助資金總額預計超過18億元。 多管齊下,合力并舉,剔去校園貸的瘋狂,才能迎來校園貸的真正成長!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