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3日電 據(jù)外媒報道,一年前的2015年夏天,這樣的畫面深深印刻在人們的記憶中:一條長長的隊伍似乎沒有終點,男人、女人、孩子,大多數(shù)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徒步沿所謂"巴爾干路線"向北方前行。2015年8月3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說:"我們能辦到。"一句話刻畫了她的難民政策核心。 如今,這一政策是否改變了德國?如果是,又是以何種方式?德國國民是怎樣想的?受德國之聲委托,調研公司infratest dimap在8月15日至17日之間對約千名有選舉資格的德國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根據(jù)樂觀估計,對難民的照顧每年需要150億歐元。首先必須有食宿,之后要融入社會,必須學習德語、接受培訓。這就需要老師,以及接收難民兒童的學校和幼兒園。德國的教育和福利體系是否會因此不負重荷?近半數(shù)受訪者都認為是的。 特別是右翼民粹黨派"德國選項黨"(AfD)的支持者贊同這一說法。不贊同的只有15%。 如果會說德語、受過培訓、有工作能力,那么,在德國市場的就業(yè)前景應當是不錯的。德國面臨巨大的老齡化壓力。每100個失業(yè)者面對的是近200個專業(yè)技術人員缺口。難民能填補勞動力的缺口嗎? 事實并非如此簡單。在德國,機械制造、汽車制造和電子占經濟總量的20%。但在難民所來自的國家,這些工業(yè)并非傳統(tǒng)行業(yè)。因此,他們并不具有相關的工作能力與資格。盡管如此,仍有近半數(shù)受訪者認為,德國經濟會因移民的到來而得到加強。 同樣,"選項黨"支持者在回答這一問題時,也并不認為難民的到來會帶來勞動力方面的好處。十分之九的人持此看法。 無論支持何種黨派,較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以及凈收入較高的德國人認為,難民會對德國經濟有利。而50歲以上、中學學歷的德國人則傾向于不贊成這一說法。 除了對經濟之外,難民的到來也對德國社會產生影響。如今,特別在大城市已經更多元。未來還將進一步加深。德國人認為這是件好事嗎? |
相關閱讀:
- [ 08-17]法國加來難民營學校毀于火災 或因蠟燭意外失火
- [ 08-16]德官員:極端分子在難民營招兵買馬 傳播極端思想
- [ 08-15]英國等多國政壇高層指責澳難民政策喪失道義指南
- [ 08-11]法國政府將從9月擴大難民接待容量 欲多建難民營
- [ 08-11]中國游客遭送難民營反轉? 被指想申請難民庇護
- [ 08-10]瑞典發(fā)現(xiàn)有難民兒童賣淫 警方人力不足難調查
- [ 08-05]沒有面包跑鞋無礙奧運夢 難民隊奧運村成功升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