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道境外媒體稱,北京市從2011年7月開通醫院預約掛號統一平臺,越來越多的醫院和患者開始使用網絡或電話預約掛號。不過在預約掛號實施5年之后,北京的醫院仍存在徹夜在醫院門口排隊的現象,而且出現以板凳、水瓶、布袋等替身排隊的奇特現象。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8月22日報道,在各醫院隨處可見,在“替身”隊伍的附近,有人席地而坐,有人卷著涼席和衣而臥,其中既有患者和家屬,也有黃牛。 有一位搭火車從山西來到北京為孩子看兒科專家的家長,到達醫院才發現掛個號這么困難,而且不熟悉情況的他們沒帶凳子來排隊,這時立刻會出現黃牛,推銷排隊的小板凳,押金和租金15元,天亮掛完號交回板凳可再退回10元押金。 報道稱,有些人直接用可樂瓶子來做替身排隊,或許上面再綁個紅布條之類的做出區別。這種排隊方式,負責維持秩序的醫院保安也基本認可,畢竟用瓶子、板凳排隊,總比一群人你推我擠要好得多。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道,在中國許多大城市,各大醫院門口前總徘徊著很多號販子,他們提前購買好預約號,然后高價賣出以賺取巨額利潤。有人說,人們痛恨他們,卻也需要他們。 癌癥患者曹東賢(音)在地下室里住了幾個月,等待著在北京一家頂級醫院接受治療。 當他終于輪到就診時,醫生告訴他還要再排一次隊,這次是為了床位排隊。 曹先生不知道的是,他從一開始就可以不用排隊。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從一位“黃牛”手中買到預約號。這些“黃牛”們搶先購得醫院的預約號然后再以暴利售出。 報道稱,由于治療水準存在巨大差異,成千上萬名像曹先生這樣的患者每天擠破了頭也想要在北京最好的醫院里就診。 報道稱,盡管中國政府對“黃牛”進行打壓整治,但這些票販子、號販子們卻能滿足人們對購票、掛號不斷上升的需求。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每天早上,都會有潛在患者到全國各地的大醫院外面排隊,希望能在有限的號源中掛上號。在沒有轉診證明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嘗試直接預約專家號甚至最著名醫院的頂級專家號。 北京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認為,幾十年來,工資低、工作負擔重和工作環境惡劣等因素導致一流醫生越來越少,而這也是號販子如此之多的原因。他說,醫療資源供不應求。 溫建民認為,應該允許醫生在注冊公立醫院以外行醫,醫療行業應進一步引入競爭機制,用高工資吸引更多人從醫。他說,如果不采取補救措施,號販子會越來越多,因為找真正的好醫生看病會越來越難。 |
相關閱讀:
- [ 08-21]女子摔倒鄰居熱情相助 背其到醫院掛號還墊錢
- [ 08-16]臺民政主管部門負責人16日登太平島為南沙醫院掛牌
- [ 03-30]“女孩怒斥號販”醫院:掛號成功后不接受改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