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加強中央財政事權基本公共服務率先改革
2016-08-25 07:03:02?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京華時報訊(記者 趙鵬)昨天,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fā)布。《意見》提出,將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同時,2016年有關部門要選取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啟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意見》提出,2016年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指導意見要求,研究制定相關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改革具體實施方案。選取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啟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同時,部署推進省以下相關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2017—2018年,總結相關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經(jīng)驗,結合實際、循序漸進,爭取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交通運輸?shù)然竟卜疹I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參照中央改革進程,加快推進省以下相關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領域改革,形成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清晰框架。及時總結改革成果,梳理需要上升為法律法規(guī)的內(nèi)容,適時制修訂相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研究起草政府間財政關系法,推動形成保障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科學合理的法律體系。督促地方完成主要領域改革,形成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清晰框架。 >>現(xiàn)存問題 央地財政事權責任劃分不明 《意見》指出,新的形勢下,現(xiàn)行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還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政府職能定位不清,一些本可由市場調(diào)節(jié)或社會提供的事務,財政包攬過多,同時一些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財政承擔不夠;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合理,一些本應由中央直接負責的事務交給地方承擔,一些宜由地方負責的事務,中央承擔過多,地方?jīng)]有擔負起相應的支出責任;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交叉重疊,共同承擔的事項較多;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規(guī)范;有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缺乏法律依據(jù),法治化、規(guī)范化程度不高。 這種狀況不利于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利于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與建立健全現(xiàn)代財政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必須積極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改革目標 適度加強——中央財政事權 《意見》要求,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要逐步將國防、外交、國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國防公路、國界河湖治理、全國性重大傳染病防治、全國性大通道、全國性戰(zhàn)略性自然資源使用和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確定或上劃為中央的財政事權。 保障履行——地方財政事權 《意見》指出,保障地方履行財政事權。要逐步將社會治安、市政交通、農(nóng)村公路、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等受益范圍地域性強、信息較為復雜且主要與當?shù)鼐用衩芮邢嚓P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地方的財政事權。 減少規(guī)范——央地共同事權 《意見》提出,減少并規(guī)范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要逐步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發(fā)、公共文化、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和公共衛(wèi)生、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就業(yè)、糧食安全、跨省(區(qū)、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等體現(xiàn)中央戰(zhàn)略意圖、跨省(區(qū)、市)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優(yōu)勢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明確各承擔主體的職責。 >>專家釋疑 進一步進行分稅制改革促中央擔更多公共服務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王朝才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來看,央地的稅收分成大概是51%:49%,中央占比略多一些,因此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也是可行的。他建議通過進一步的分稅制改革,讓中央更多承擔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務,使得各地在資源分配上能夠盡量實現(xiàn)均等化。 這次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與相關改革的協(xié)同配套,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與教育、社會 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等各項改革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要將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與加快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相結合。王朝才分析,從國際來看,西方國家的中央政府近年來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越來越多。考慮到我國各地區(qū)財力水平不夠均等的現(xiàn)狀,也可以通過對現(xiàn)有分稅制進一步改革的方式,讓中央的財政事權進一步加強。換言之,就是讓我國的中央政府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保、教育等服務。 他舉例稱,由于各地經(jīng)濟水平不同,地方政府財力水平不同,各地教育水平差異也不小,還催生了擇校熱等問題。假如由中央政府更多承擔9年義務制教育階段對教育的投入,就更能實現(xiàn)教育公平。 目前我國已經(jīng)確定了社保全國統(tǒng)籌的發(fā)展方向,中央投入將會更多。對于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他建議在大病醫(yī)保方面加大中央政府的保障責任,為參保者提供更多保障。 |
相關閱讀:
- [ 05-29]宋朝宰相王旦的家事與政事 春花不比秋花落
- [ 07-28]人民日報談官員貪腐:領導干部家事往往含著政事
- [ 09-27]人民日報:政務微博應多談“政事”
- [ 07-09]好友曝吉拉德下臺后生活:不問政事專逗小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